2020-10-27
李易紓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重要的轉捩點,但不一定能讓人欣喜迎接,因為除了得獨自面對身體上的不適,像是頭痛頭暈、心悸、全身倦怠、失眠甚至燥熱、 盜汗 、憂鬱等等,更可能因此造成與家人相處上出現裂痕。要如何讓更年期的生活更有品質呢?試著掌握這4個撇步,和更年期共存!
閱讀更多
2020-09-29
李易紓
一般民眾對於淋巴癌的認識較少,雖然不像十大癌症般常見,但近年來患者卻逐年增加中。由於淋巴癌早期症狀不明確,醫師建議,要牢記淋巴癌的「燒腫癢汗咳瘦」6字訣,當出現這些病徵時,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要以為只是感冒而延誤就醫。
閱讀更多
2020-08-17
林芷揚
許多民眾有手汗的困擾,汗水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不斷冒出,掌心也濕漉漉,需要與人握手時特別尷尬。中醫認為多汗症屬於「陰虛陽亢」,從補氣生津、鎮靜安神著手,慢慢調理可以改善。
閱讀更多
2020-06-29
照護線上
食物從口腔進到身體時,會先經過食道、胃,再經過小腸、大腸。而十二指腸屬於小腸的第一部分(另外兩個部分是空腸與迴腸),為什麼這裡會被叫做十二指腸呢?因為過去認為十二指腸的長度就像是十二根手指頭併排時一樣那麼長,就給了這段小腸這麼特殊的名稱。
閱讀更多
2020-05-26
林芷揚
燥熱、 盜汗 、熱潮紅、情緒不穩都是更年期的常見症狀,此時應尋求西醫或中醫治療較為妥當?西醫主要以荷爾蒙藥物來減輕更年期症狀,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建議民眾可搭配中醫治療,配合日常生活調理,遠離更年期不適。
閱讀更多
2020-05-15
林芷揚
一位50歲左右女性,正值更年期,過去被西醫診斷有自律神經失調,平時個性急躁,晚上不易入睡,又有胃食道逆流,身體一有小恙馬上去大醫院檢查,非常擔心自己的疾病。最近,她因便祕問題到大醫院照大腸鏡後,因沒有發現問題,自行服用瀉藥,服用後馬上拉肚子,接著卻又連續兩三天無法自行解便,需靠浣腸劑,於是前往中醫門診就醫。接受治療後一個禮拜,這名患者漸漸可以自行排便,之後繼續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並於服藥半年後,慢慢減低抗焦慮藥物的劑量,並能夠不仰賴安眠藥就入睡。
閱讀更多
2020-04-29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張小姐早在更年期來臨前,已練功多年,到了更年期非常輕鬆,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我的更年期症狀很輕微,沒有特別的不舒服,也沒有情緒起伏過大的問題,皮膚還保有光滑彈性。但是身邊有些跟我一樣邁入更年期的朋友,卻深受身心變化巨大所苦。還好,我幾年前就開始練氣功,否則真不敢想像更年期的情形。」
閱讀更多
2020-04-27
林芷揚
今年86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以游泳來保養身體。7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隨時間逐漸變大,吳阿嬤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了罕見的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淋巴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初期症狀不明顯,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20-04-22
林芷揚
一名54歲女性,從40歲左右開始常常自覺容易喘及心悸,晚上睡覺時有燥熱感,無法安然入眠。52歲時停經後,常有咳嗽時漏尿的狀況,且近來晚上會皮膚搔癢,更加重失眠狀況。西醫診斷為蕁麻疹,但這名女性不希望西藥愈吃愈多,因此轉而尋求中醫治療。另一名49歲女性,近年來月經不規則,於48歲時發現血壓過高的問題就醫,但發現血壓是白天高、晚上低,服用降血壓藥物後,反而使血壓過低,西醫也建議不需要一直服用降血壓藥。這名女性個性容易焦慮緊張,且伴隨潮熱、手心腳心汗出的情況,又有心悸、眩暈等更年期症狀,最後決定尋求中醫治療。
閱讀更多
2020-04-20
田知學/振興醫院急診室醫師
「在我愛你、你愛我的前提之下,還有什麼可以去破壞這樣的美好?」- 這是父親教導我的愛!他也是用這樣的態度引導我去珍惜我們之間的美好關係!
閱讀更多
5/ 12
第 5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