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
蔡佳伶整理
近日高雄發生了一起驚人的事件,一名輕軌列車司機在靠站時睡著,導致列車無法準時發車,引發討論。幸好這起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白天嗜睡問題真的不能輕忽,這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疲勞,而是 睡眠障礙 的警訊,甚至影響交通安全、工作表現,甚至生命安全。
閱讀更多
2025-03-18
蔡佳伶整理
你時常半夜起來跑廁所嗎?台大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周博敏指出,夜尿是指入睡後需起床小便,並且會干擾睡眠,尤其當夜尿次數超過兩次則會顯著影響生活品質。許多人在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常因頭暈或姿勢不穩而跌倒,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傷害。無論是年長者或年輕人,這都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潛在危險。
閱讀更多
2025-03-13
蔡佳伶整理
50歲的程小姐一直以來都因健康的生活習慣而維持窈窕身形,自從進入更年期後,她發現自己平時容易感到疲倦,情緒也較為波動,睡眠品質向來不錯的她,偶爾也會因為不明原因失眠。最讓她驚訝的是,纖細的她體重逐漸上升,腹部脂肪更是悄悄堆積,身體不再是曾經熟悉的模樣。面對鏡中陌生的自己,她坦言,「明明生活作息都沒變,身體卻像被更年期挾持了,失去主導權。」
閱讀更多
2025-02-18
朱為民, 林金立
「夭壽喔!你們要幹什麼!夭壽喔!救人啊!」住房裡,傳來陣陣阿嬤悽慘的慘叫聲。很多在大廳活動的老人家,都停下動作,面面相覷,望著三號房的門,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阿珍阿嬤!我們要帶妳去吃飯!阿嬤!」照服員小雅試圖把阿嬤從床上拉起來,但阿嬤完全不領情。「夭壽喔!妳要抓我去哪裡!壞人啊!救命啊!」阿珍阿嬤不停慘叫,同時瘦弱的拳頭像雨點般打在小雅的身上。「阿嬤!不要踢我!不要打我!阿嬤!」紮著馬尾,穿著粉紅Polo衫和牛仔褲的小雅,不停用雙手阻止阿珍阿嬤揮來的拳頭。阿嬤邊打邊喊著:「啊你們要幹什麼!我不認識你們!你們是誰!救命啊!救命啊!」終於,兩三個照服員趕快過去幫忙,分開糾纏在一起的兩人。旁邊很多老人家停下手邊的活動,饒富興味地看著這一幕。這裡是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的活動大廳。這就是阿珍阿嬤剛入住同仁仁愛之家的日常,她是一位失智症患者。
閱讀更多
2024-12-05
郭美懿
86歲作家瓊瑤4日驚傳在淡水住家輕生,家屬在今天(12/5)下午於瓊瑤臉書發出聲明,表示瓊瑤已如同她所說的「為自己的生命做主,瀟灑揮別人世,開啟另一段旅程。」告別式將不設公祭,也不舉行任何媒體會或紀念活動,不佔用社會資源。瓊瑤縱橫文壇半世紀,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對40歲以上的華人來說,有著跨世代的共同記憶。她的離世引發各界熱議,卻也有人擔心引發模仿效益,特別是高齡者面對這樣一個精神象徵的離開,更容易對死亡有過度美化的憧憬,覺得:瓊瑤都可以這樣自由地選擇離開,為什麼我還要痛苦、辛苦地留在這裡?
閱讀更多
2024-12-02
郭美懿
床墊龍頭「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上週六(11/30)驚傳過世,享年51歲。據瞭解,陳俊傑是上週六爬樓梯時不慎失足摔倒,撞到頭部造成顱內出血,送醫後搶救無效。對此醫師示警,一般以為年輕人比較耐摔,但如果單純看頭部撞擊這件事,「年輕人的頭,比老人更不耐摔」,即使發生當下未出現明顯傷勢,也千萬別輕忽腦出血或腦創傷帶來的後續病變。
閱讀更多
2024-11-29
蔡曉萱 整理
現代人普遍面臨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22年調查,自疫情以來,對睡眠品質不滿意的民眾比例增加了17%,失眠症狀更從42.9%上升至59.7%。失眠成因多樣,包括生活壓力、作息混亂、荷爾蒙變化,甚至睡前使用3C產品都可能導致 睡眠障礙 。醫學上,失眠症的定義是每星期至少有3個晚上難以入睡,且這種情況已持續至少3個月。
閱讀更多
2024-11-15
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
老王長期在泌尿科門診接受攝護腺藥物的治療,近來他發現當每當天氣變冷時,他需要上廁所的次數就會增加,甚至晚上起來的次數也會增加,導致睡眠品質不好,因此需要增加頻尿的藥物,可是一旦天氣變熱,這些症狀都會不藥而癒。門診中類似老王的狀況很常見,不只攝護腺肥大的病人,很多是有膀胱過動或是敏感的病人,每到冬天或天氣變冷時,不論年紀,不少人都會因此膀胱變得更敏感,嚴重時會導致一直跑廁所的現象,白天如果剛好在工作或會議中,這些狀況會造成困擾甚至中斷工作或會議,晚上如果有這些情形更會導致睡眠不足,造成隔天沒精神,甚至有些老年人會因夜間上廁所次數增加,不小心跌倒造成骨折或腦出血等傷害,造成生活上的不變。
閱讀更多
2024-10-18
蔡曉萱 整理
秋冬來臨,不僅氣溫驟降,許多人的心情也隨之低落,這種依循季節轉換而出現與消失的憂鬱症類型,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因多發作於秋冬,所以也被稱為「秋/冬季憂鬱症」。秋冬日照時間較短、氣溫較低,容易引起情緒低落與憂鬱症狀,患者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與樂趣、易怒、昏昏欲睡,甚至渴望碳水化合物、體重上升。心理師建議,這時候可以建立自己專屬的「情緒保健箱」,也可以透過飲食調整,度過秋冬的情緒低潮期。
閱讀更多
2024-09-13
郭美懿
66歲的J先生是傳產公司的老闆,他年輕時辛勤創業,因為工作繁忙常睡在工廠,假日也鞠躬盡瘁,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與興趣。隨著公司營運逐漸步上軌道,他開始將工作移交給幹部處理,想好好享清福。沒想到空閒時間變多,自己卻沒有生活嗜好,加上體力也退化,他開始出現焦慮、心慌、失眠、頭痛、腸胃不適等症狀,就醫後被診斷為「焦慮症」。醫師除了給他藥物治療,也安排J先生接受個別心理治療,鼓勵他培養唱歌、旅遊等興趣,尋找生活樂趣,並提醒子女多陪伴父親,J先生的焦慮及失眠症狀逐漸獲得改善。
閱讀更多
1/ 13
第 1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