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8
健康醫療網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 神經退化 疾病,主要是因為腦中缺少多巴胺導致,病人會出現手抖,以及走路時會有一邊步態不穩的症狀;經由藥物治療後,病況可以獲得緩解,但是大約在服藥五年後,會逐漸失效,得再進一步接受外科手術電刺激器的治療。
閱讀更多
2015-11-03
健康醫療網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估計,國人因人口老化加上少子化的影響,再過十年,台灣超過65歲的老人將占總人口比例的20%,也就是說,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台灣將進入「超高齡國家」,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之一。
閱讀更多
2015-10-23
國泰綜合醫院
隨著年紀增長,許多生理功能逐漸下降,包括感覺、胃腸、泌尿、肌肉骨骼、神經、內分泌及心血管等系統。人體進行各種動作都需要肌肉的帶動,若肌肉流失過多,勢必會影響身體活動力,導致體力差、肌肉易疲勞等,若發生在老人身上,則容易增加跌倒風險,進而影響生活品質。近年來出現一項新名詞~「肌少症」即是指高齡族群肌肉流失的相關問題。
閱讀更多
2015-07-04
健康醫點靈
食物其實蘊含著很大的力量,有助預防和延緩失智症,可說是最安全輕鬆的保健方法。雖然輕度認知障礙並非失智症,但也不是正常的健康狀態;各位不妨確認自己或家人是否出現以下五種情形。若五點皆符合,即代表罹患輕度認知障礙。輕度認知障礙的健忘,比較接近老化所引起,而非失智症的影響。雖說輕度認知障礙是失智症的前兆,但不代表一定會發展成失智症。約有一半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在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到最後也沒有轉變成失智症。不過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另一半患者中,每年以一成二到一成五的比例轉移成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正因如此,輕度認知障礙才會被認為是失智症的前兆。
閱讀更多
2015-04-30
張又晴
台灣早發性失智症估算約1至2萬人,遺傳因素占極大的發病原因,只是時間提早了;醫師建議,除了多動腦、運動外,也可採用地中海型飲食、避免肥胖,都有助於延緩早發性失智症提早出現。
閱讀更多
6/ 6
第 6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