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1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編按:陳董名下有不少財產,包含不動產及公司股份等財產。不料他失智後,兒子宣稱,財產被紅粉知己透過財產贈與轉到自己名下,財產早已所剩無幾。紅粉知己反駁,「這些財產都是我先生為了照顧我的後半輩子,才贈與給我的!」
閱讀更多
2019-02-12
好險網/王永才
王媽媽年輕時喜愛運用保險理財,買了非常多的儲蓄保險,但是年紀大了在沒有收入而開銷不斷增加的情況之下,打算把過去所購買的保單解約金拿出來花用,她這樣拿回來的錢是等於保價金嗎?要繳稅嗎?
閱讀更多
2019-01-08
許雅綿
重病期間,若要提領現金繳交醫療費的話,要記得留存單據或證明,否則小心被當作遺產課稅!財政部國稅局就曾查獲,有民眾死亡前的重病期間,其子女密集提領現金千萬元,雖然主張是支付醫療費,但因無法提出醫療費用的收據和發票,而遭到補稅100多萬元。
閱讀更多
2019-01-02
歐陽善玲
歲末年初,是檢視保單的好時機;尤其對高資產人士來說,保險除了保值、傳承外,如何合法節稅也是重點。但你的財務顧問或保險業務員,有把稅務問題看清楚嗎?一次搞懂保險稅務,避免誤踩紅線而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18-12-24
許雅綿
在台中,有一名父親定期存款到期,拿去幫兒子還了兩千萬元的銀行貸款,結果接獲國稅局通知,竟要補繳178萬元的贈與稅!即便這位父親最後認繳了,但財政部國稅局內部也透露,民眾常常因不瞭解何時該申報贈與稅、什麼樣的贈與行為須繳稅,導致時常發生國稅局發函要求補稅的情形。
閱讀更多
2017-03-23
梁任瑋
只有高職學歷、學生時代國文分數總是不及格的羅賓,憑藉敏銳的數學概念,國中就會計算土地增值稅。當兵時,同僚都在數饅頭、等退伍,他卻早已開始閱讀投資理財雜誌與書籍,包括邱永漢的《最壞的時代是最好的機會》、《新世紀日本企業大贏家》,甚至連王建煊的《租 稅法 》都是他的書單。
閱讀更多
2015-04-20
林雅惠
今年50歲的王先生,結束在海外的事業搬回台灣定居,由於賣掉公司及海外房地產,手邊有3,000萬元的現金想要做退休規畫,生性保守的他原想全數放銀行定存,每個月再領利息出來當生活費即可,但是銀行理財專員提醒他:「放銀行定存會有二代健保的問題,而且就資產移轉的角度來看,買投資型保單會比較適合王先生現在的需求。」
閱讀更多
7/ 7
第 7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