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郭美懿
入冬最強冷氣團襲台,北部今晨低溫僅9度,但中央氣象局預報會越晚越冷,新北、基隆及新竹局部地區更有6度以下低溫發生的機率。天氣急凍易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表示,光是週二(12/19)短短1個多小時,就送來3個腦出血患者,示警未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就醫人數,「應該也是會直線上升」!其實受輻射冷卻效應及冬季晝短夜長影響,「清晨5~6點」及「晚上8~9點」是最容易引發血管收縮、血壓變化的危險時段。國健署提醒,如果習慣晨運,建議低溫時期晚點出門,並注意自身保暖,以漸層式穿著隨溫度變化穿脫,維持體溫穩定。而且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適度補充溫熱開水,增加身體血液的流動性,最好結伴運動,相互照應。
閱讀更多
2023-12-21
曾少芬
親密關係最終的問題都不是外界的,不是孩子、不是生活壓力、不是家庭瑣事,本質是彼此缺失了情感連結和內在需求的回應。
閱讀更多
2023-12-20
洪惠風
早上的門診結束時,已經下午3點多,診間的門又被推開,進來了一對母子,兒子看起來17、18歲,他們送給我一盒水果。「醫師,你不認得我們了吧?」那位母親問。我看了看他們,真的沒什麼印象。「6、7年前,你幫他通了腎臟的血管。」我還是沒什麼印象,媽媽接著繼續說:「小兒科劉醫師轉來的。」我看著少年,實在認不出來,6、7年前他只有11、12歲,和現在的長相應該完全不一樣,也許我看到心導管照片就會想起來,但當下卻一點印象都沒有。「那時他的血壓都高到200多,你幫他通了以後就正常了。他今年考上台大,我們特地來謝謝醫師。」我 突然 覺得有一條久未被觸弄的心弦受到撩撥,有些不能自已。那麼久以前的事,病人竟然記到現在。對我們醫師來說,常常只是日常的一部分,有時甚至只是門診簡單的一席話,卻可能改變病人的人生走向。醫師的影響力,往往超過自己的想像,這些,才是支持同仁們堅持下去的力量,但是一位醫師能接觸到的病人畢竟有限,藉著寫作或者其他傳播方式,才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閱讀更多
2023-12-14
NOW健康
隨著年紀愈大,心臟瓣膜容易逐漸鈣化增厚,逐漸發生狹窄狀況,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胸痛、暈倒、容易喘等症狀,出現心臟衰竭現象,多數患者不願冒險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現在有新的治療方式「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置入新的瓣膜不必再承受開胸高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2-13
舒麗
最近,有個朋友一直向我吐槽,她的老公不懂她的精神世界,兩人的精神世界經常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我問她:「你認為精神世界在一個頻道上應該是怎樣的?你覺得他當初最吸引你的優點是什麼?」她說:「至少他應該知道我心裡想的是什麼,我說什麼,他應該都能理解我。當初他吸引我的主要是他這個人很有責任心和上進心,人品好,對我很體貼。」
閱讀更多
2023-12-08
NOW健康
不少人都知道壓力大的時候,身體皮質醇濃度會增加,長期下來可能進一步導致血壓、血糖、心臟、心血管、睡眠等問題,因此多數民眾都會將皮質醇認定為1個「壞」的存在,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提醒,其實皮質醇無好壞之分,甚至是人體因應壓力的1個重要工具。
閱讀更多
2023-12-05
王素梅, 陳良基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8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相關疾病,台灣則至少有超過200萬個家庭正處於憂鬱風暴之中。那一天,當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發現結褵40年的另一半站在16樓的陽台上打算縱身一跳時,他唯一的念頭,只有緊緊抓住她的手……原本開朗大方的太太素梅嚴重失眠、變得沉默寡言、行動遲緩,害怕面對人群,宛如陷入憂鬱流沙,身體的自主能力一點一滴地流失了,而自信心、安全感也跟潰堤。當她越是心急、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藥物副作用使得記憶漸漸空白,更令她感到失落。「環境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要不要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考驗,陳良基決心卸下部長職位,提前從台大退休。除了安排太太接受精神科的專業醫療和心理諮商之外,他也每天按表操課地陪伴太太定期散步、做運動、追劇、出遊,鼓勵她寫下「煩惱筆記本」……經過兩年悉心照顧與一家人同心協力的努力,那個熟悉的太太又回來了。罹患憂鬱症不是誰的錯,只是大腦生病了。身為守護者的你,若能用包容的心去理解,持之以恆的陪伴,就能看見痊癒的曙光。
閱讀更多
2023-12-03
翁申霖 整理
現代人依賴3C,早已離不開手機通訊軟體,一旦無法使用肯定令人慌張。日前一名民眾發現,自己的LINE帳號無預警遭到停權封鎖,甚至要等177天才能再驗證,並解除封鎖,怎麼會這樣?對此,有3C達人出面分析,並提醒用戶在傳訊息時須留意的地方,以免被封鎖而不自知。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