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奧田弘美
B 小姐是在婚顧公司上班的50歲資深員工。她在公關室工作了6年以上,很喜歡這個單位的工作,想在這裡做到退休。沒想到4月的人事異動 突然 問她要不要調去客服中心。她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客服中心的業務,一點興趣也沒有。B 小姐大受打擊,向人事負責人及主管表示自己不想換單位,只可惜交涉未果,公司表示「公關室即將縮減人力、刷新體制,因此已經沒有工作給妳做了。」B 小姐百般不情願地接受異動,一個月後就提出與產業醫師面談的要求。B 小姐走進面談室,向我說明至今的來龍去脈,然後露出憤怒的表情,開始宣洩對公司的不滿:「醫生,妳不覺得很過分嗎?我在公關室努力了6年以上耶。如今到了這把年紀,居然要把我調到我完全沒有經驗的單位。我在公關室的工作從來沒有犯過重大的失誤,也還算認真。」還向我強調她身體不舒服:「調到客服中心後,我實在嚥不下這口氣,晚上都心浮氣躁地睡不著。也無法適應電話響個不停的環境,經常頭痛,只好請假。」我問B 小姐:「妳去看過醫生嗎?可能是因為調職的壓力,導致失眠及沒有胃口、頭痛等身體不舒服的狀況,我認為要先接受治療。」B 小姐不滿地回答:「沒有。因為身體不舒服的原因就擺在眼前,即使吃藥治療也好不了。」這時她才總算對我說出真心話:「搞成這樣,我已經沒有信心能繼續在客服中心工作了。可以請醫生幫我向人事部爭取一下嗎?」也就是說,B 小姐之所以要求與產業醫師面談,目的是希望產業醫師能替她向公司說情,請公司重新審視這項人事命令。我建議她:「總之,請妳先去身心科或精神科接受治療。要是身體不舒服的情況嚴重到不能來公司上班,無論換到哪個單位都無法工作。我向人事部報告的時候會轉告妳的心情。」還幫她寫了轉診的介紹函。當我向人事負責人回報B 小姐的事,人事負責人苦笑著向我說明:「果然是為了調單位的事啊。我能理解她對這次的人事異動非常不滿。但她在公關室6年來的工作表現並不出色。仗著自己年長,把自己不擅長的電腦作業全部推到後輩頭上,從未想過要提升自己的技能。自己提案的企畫和點子已經漸漸跟不上時代了,卻沒有注意到這點,一旦後輩的點子被採用,還會嘮嘮叨叨地表示不滿、說些難聽的話,主管為此傷透了腦筋。」再加上B 小姐以前也發生過同樣的不適應問題,前前後後已經換過3次單位了。「討厭跑業務,也不喜歡在店裡接待客人,總務等管理部門有很多電腦作業,所以也做不來,如今除了客服中心以外,已經沒有B 小姐能勝任的單位了。」下個月再次面談時,B 小姐說她看過心理醫生,拿了安眠藥和頭痛藥,症狀已經變得好一些了。B 小姐說:「後來我又跟人事部面談了一次,很清楚公司對我有什麼評價了。我其實不想再待在這麼瞧不起我的公司。如果我還年輕,一定會立刻拍桌子走人,只是到了這把年紀,我也很清楚自己已經很難再轉換跑道了。沒辦法,只好努力在客服中心撐到退休。」雖然有點自暴自棄,但是說話的表情卻有些許釋然了。
閱讀更多
2024-01-03
照護線上
「那是一位50多歲的患者,在上班時 突然 心肌梗塞,而被送到急診室。」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病房主任林恆旭醫師指出,「經過緊急處置,撿回一條命,也順利出院,回到職場。」
閱讀更多
2024-01-02
胡肇芳、郭美懿整理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在中國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年43歲,媒體報導,張誌家老家母親周二(12/2)接獲噩耗,急忙辦台胞證趕到中國了解狀況。張誌家是台灣棒球界「天才」型球員, 2009年涉入假球案,從職棒退役轉行,近年轉往中國發展。張誌家猝逝消息,原先傳出他趴桌沒有生命跡象,而後據了解,張誌家跨年夜還有和前妻通話,但隔天一早再打電話就找不到人,後來姊姊聯繫友人,請對方前去查看,不料開門後發現他蜷曲在沙發上沒了生命跡象。
閱讀更多
2024-01-02
照護線上
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吳尚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吳尚儒醫師:大家好,我是台中榮總的心臟內科吳尚儒醫師。
閱讀更多
2023-12-31
黃明惠 整理
台中市東區一名80多歲婦人,3年多來每天都到郵局提領100元,認為這是兒子每月存給她的孝親費;不過近期她人卻 突然 消失,經由郵局了解後,才得知婦人已離世,而她每天所提領的「孝親費」,真相其實是一名員警為了不戳破婦人兒子過世,因此每月固定提供3000元給郵局好讓婦人提領。
閱讀更多
2023-12-29
瑞克‧韓森
想像一下,一條平靜的河流,你和朋友坐在一艘獨木舟上,你們穿著漂亮的衣服,享受著週日的野餐時光。 突然 間,獨木舟旁發出一聲巨響,被撞翻了。水很冷,你們掙扎慌亂地浮出水面。這時你看到了什麼?有兩個青少年正在嘲笑你們,因為他們悄悄地靠近,將你們撞翻到河裡。此刻你心裡做何感想?
閱讀更多
2023-12-29
照護線上
「根據研究,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有四成到六成,都有心情低落、焦慮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敖瑀醫師指出,「曾經有位女性患者在用藥之後動作症狀明顯改善,但是每次回診的時候,沒講幾句話就會開始流眼淚。在進一步了解她感受到的壓力後,我們調整藥物,也邀請家屬一起了解巴金森病,化解誤會。」另外在藥物方面,除了使用傳統的左多巴胺之外,也可以考慮加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或其他機制之藥物,敖瑀醫師說,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改善動作症狀,同時也對非動作症狀有幫助。後續,上述患者的反應良好,情緒有改善,且沒有明顯副作用。
閱讀更多
2023-12-25
NOW健康
台灣近視盛行率高,加上現代人使用3C產品時間增多,近距離、過度用眼,無形中造成近視度數快速加深。眼科醫師提醒,近視不可逆,唯有及早控制近視,才可能降低日後受到高度近視危害的潛在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2-23
聯合報/ 記者 李青縈
近日冷氣團接連來襲,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提供3項建議,避免氣溫突變,讓有心血管疾病或是年長者的身體發生問題。
閱讀更多
2023-12-22
郭美懿
韓劇常出現「失憶」情節,現實中真的也會發生嗎?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日前有位熟齡病患因記憶錯亂來就診,她不僅忘了幾年前的事,連女兒結婚、家族旅遊等近期大事都忘記,讓女兒焦慮媽媽是否失智。醫師檢查後發現,婦人罹患的是「短暫性全面失憶症」,這樣的狀況可能持續數小時到1天,不過多數人會在24小時內會恢復,但即使恢復,仍會有一小段記憶想不起來,像是用橡皮擦擦去一樣。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