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
黃佩如
識得一位長者,他的妻子因罹患精神疾病,經常忘記人、事、物,長者不以為意,因為妻子的症狀除了善忘,對他們的生活並無造成過多困擾。因此我看到此位長者,日子不但過得並不憂愁,還笑口常開。記憶中,夫婦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那位男性長者七十多歲,體型跟舉手投足看起來像四、五十歲,婦人六十多歲卻貌似三、四十歲。這的確令女人羡慕極了,因為大多數女人千方百計想保有年輕,婦人卻能不費吹灰之力得到靑春。雖然,夫妻倆生活並不富裕,但能感受到他們生活的樂趣及知足。猜想其背後原因,男性長者可能是「什麼都不計較」,他的妻子則是「什麼都不記得」。
閱讀更多
2022-05-25
郭美懿
本土確診病例數進入高原期,各地社區篩檢站陽性率均偏高,六都中雙北、台南更是高達9成以上,為保留醫療量能、儘速投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5月26日起全面實施「快篩陽性+醫師診斷=確診」,民眾不用再苦等PCR結果才能領藥。
閱讀更多
2022-05-16
賈德森.布魯爾
心理學家及治療專家發展出數種戒除壞習慣的策略,從焦慮、暴食到拖延都有。然而,這些方法是否有效,通常取決於個人的基因組成。幸運的是,現代科學可以解答某些古老方法是如何整合舊大腦和新大腦,並打敗壞習慣(無論你在基因方面運氣如何)。不過,首先讓我們回到前面說過的大腦模型。記得嗎?舊大腦會幫助我們生存。除了獎勵型學習,它還有另一招:盡快將學會的東西變成「肌肉」記憶。換句話說,大腦的結構就是要形成習慣,這樣才能把空間清乾淨,用來學習新事物。
閱讀更多
2022-05-13
媽媽經編輯部
如果有一位患有 精神病 的媽媽,妳會怎麼面對?Hold住姊(謝依霖)在母親節當天以「我的媽媽」為題發布一篇長文,描述自己如何與罹患憂鬱症的母親相處,她坦言自己曾經恨過媽媽,但越長越大,越知道該怎麼去了解這個疾病,並且和媽媽一起面對這一切,也在文末暖心喊話:「媽媽我愛你,我知道只要說愛妳,妳就開心。」暖哭許多網友。
閱讀更多
2022-03-08
郭美懿
台中大火釀成6死6傷悲劇,雖然肇因於房客縱火,但女房東長期撿回收、將雜物堆積在大樓樓梯間,影響居民逃生與消防人員搶救,也讓女房東的「儲物症」引發各界關注。許多人常捨不得丟掉東西,或將雜物堆滿屋,這看似「念舊」、「惜物」的行為,其實極有可能是生病了!門諾醫院身心科醫師鍾德表示,儲物、囤積的行為,若已影響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就應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2022-02-22
林暐鈞
面對利益的薰心,要持守良知,還是追隨誘惑的帶領,成為連自己都不喜歡的大人?電影《黑盒線索》男主角馬修的上司所呈現的人性心理,足以概括社會上眾多形式的例子。
閱讀更多
2021-11-30
NOW健康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女星賈靜雯在電影《瀑布》中,憑藉著精湛演技,詮釋職場女強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身心變化,獲得第5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肯定。近年常見以思覺失調症為主題的優質影視劇作,佳評如潮,但醫師表示,現實世界多數大眾仍對思覺失調症心存恐懼,約8成病友被誤解,甚至誤把思覺失調症視為中邪。
閱讀更多
2021-10-20
雪兒Cher
你說:「我只想安分做好工作,為何還是被人逼到絕境?」我說:「職場是你退一步,別人就把你逼到谷底;你安分守己,就認為你不求上進。」
閱讀更多
2021-09-22
吳家揚
作者吳家揚從高中開始接觸股市,因為工作和投資安排得當,37歲財富自由,42歲開始享受退休樂透人生。但其實他年輕時,曾經一度家道中落,父親炒股遇到股市崩盤,父母一生的財富都輸在股市中。
閱讀更多
2021-09-03
呂秋遠
我的伴侶生病了她不懂先生這句話的意思,他竟然把悲傷當成嗜好?這不就是自討苦吃嗎?有誰會喜歡陷入悲傷的情緒當中,竟然會是嗜好?
閱讀更多
4/ 8
第 4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