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2
賴俊佑
「從我媽走了以後,我爸就一直很努力地活著,不想造成任何人的負擔。這次,就讓我們不那麼堅強一點,好嗎?」
閱讀更多
2023-04-02
郭美懿整理
假日到來,許多人趁機熬夜追劇、打電動,但長期熬夜不只「爆肝」,還超級「傷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引述調查指出,台灣是全球第二晚睡國家,僅次於葡萄牙,熬夜對腎臟造成「6大重傷害」,不僅破壞腎功能,甚至可能導致洗腎。
閱讀更多
2023-02-07
品悅牙醫/黃莞婷醫師(口腔顎面外科)
「醫生,我牙齒都蛀空了,可是不會痛欸,這樣還要處理嗎?」「醫生,你說我蛀牙,可是我不會不舒服啊,應該放著也不會怎麼樣吧?」看診時每當醫師說有蛀牙應該要儘早處理,病人常會感到驚訝,因為大家都覺得不會痛、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往往就選擇忽略。但不痛不代表沒有問題,因為蛀牙持續進行,可能會出現蜂窩性組織炎或是鼻竇炎等併發症,屆時就不是單純補牙或是拔牙可以解決的。
閱讀更多
2022-12-05
郭美懿整理
「本來只是腳不小心踢到椅子,腳趾擦傷,怎麼知道後來腳趾就愈來愈黑,醫師說要切掉腳趾。但是,切完腳趾後傷口還是沒好,又再一次清創。醫師說,這次如果再好不了,可能就要切到小腿了…。」一個小傷口,最後演變為截肢,這樣的糖尿病患者故事,是許多病患與家屬最恐懼卻也不少見的夢魘。
閱讀更多
2022-10-14
NOW健康
現代人久坐、少運動,加上飲食、排便習慣不佳,很容易罹患痔瘡,但多數人認為「痔瘡」是難以啟齒的隱疾,往往能忍則忍。醫師表示,痔瘡不會自行消失,一旦出現便血、疼痛,可以藥物治療緩解;當病灶嚴重大出血或急性發作時,則需進一步採手術方式處理。
閱讀更多
2022-08-29
張明志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5-16
郭美懿整理
本土疫情洪峰將至,隨著越來越多人確診,不少「過來人」都分享「喉嚨痛如刀片割」的經驗。面對喉嚨劇痛,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建議可以透過多喝水、少講話、用鹽水漱口、喝冰水、吃冰淇淋等5種方法自救、舒緩喉嚨痛,但若伴隨咳嗽,則要禁絕冰品,才不會加重病情。
閱讀更多
2022-04-01
郭美懿
頭暈是許多人常見的毛病,尤其是在長輩族群,有人形容昏昏的、脹脹的,有人發作時則會頭重腳輕、天旋地轉,甚至有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噁心嘔吐等不同感受。醫師提醒,可透過不同症狀來區分,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徹底解決頭暈問題。
閱讀更多
2022-03-10
郭美懿
排便狀況也可以反映腸道健康狀態,不過許多人如廁後用衛生紙擦屁股,常會擦到衛生紙不再殘留痕跡才覺得乾淨。但毒理專家招名威提醒,過度擦拭肛門皮膚可能造成破皮感染、甚至在肛門內側形成「廔管」。而便便很難擦乾淨也是個警訊,可能是日常嗜吃高油、高蛋白質食物與冷飲冰品,造成腸胃運化變差,腸道內菌叢失衡。
閱讀更多
3/ 10
第 3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