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NOW健康
現代人久坐、少運動,加上飲食、排便習慣不佳,很容易罹患痔瘡,但多數人認為「痔瘡」是難以啟齒的隱疾,往往能忍則忍。醫師表示,痔瘡不會自行消失,一旦出現便血、疼痛,可以藥物治療緩解;當病灶嚴重大出血或急性發作時,則需進一步採手術方式處理。
閱讀更多
2022-09-28
翁申霖
吃進身體內的東西一定要謹慎小心,以免「病從口入」!一對夫妻因工作勞累,經常燉煮排骨湯來補身體,不料卻因加了不適當的食材,導致越補越慘,開始出現臉色變差、腹瀉、噁心等症狀後,就醫才檢查出雙雙罹患了肝癌,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有哪些地雷一定要特別注意?
閱讀更多
2022-09-22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53歲的姚先生有嚴重牙周病,每次刷牙就流血,發炎、牙痛、牙齒鬆動已經困擾他十幾年。臉上和後背上經常長痘痘、長粉刺,從青春痘長到成人痘都超過30年了;還因為一次打球受傷,腳踝腫了6年都沒好……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急性發炎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道機制,但是慢性發炎卻是健康的一道威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動脈硬化、糖尿病、腎臟病、老年痴呆甚至癌症,這些可怕疾病的元兇,都是來自身體的慢性發炎。
閱讀更多
2022-09-22
陳志銜醫師
近期罹癌憾事頻傳,而「大腸癌」更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都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且在所有的癌症裡,發生率和死亡率分別在第 2 位和第 3 位,因此重視大腸癌相關資訊可以說是刻不容緩。
閱讀更多
2022-08-29
張明志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8-24
翁申霖 整理
冰箱儲存食物的功能,如同古代糧倉,也因此不少老一輩的人將其視為「財庫」,認為要塞好塞滿才行,導致它永遠都是爆滿的狀態,還常被笑稱是「阿嬤的冰箱」;然而,堆滿陳年老物的冰箱,不只會「漏財」,還會影響健康,「無毒教母」譚敦慈指出,關於冰箱收納,其實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就夠了!
閱讀更多
2022-08-22
謝政言醫師
上了年紀,除了外貌的改變,身體健康也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而熟齡世代隨著年紀增長,口腔也逐漸浮現出許多狀況;這些症狀不僅為生活帶來困擾,也可能是某些健康問題的前兆。
閱讀更多
2022-08-16
林依榕整理
現代人注重養生,會補充各種不同的保健食品讓身體更健康,其中維護腸道健康的益生菌,更是許多人日常會服用的保健品,但腸胃科醫師指出,益生菌並非人人都可以吃,對8種人而言,吃了益生菌恐怕就像吃了有毒的 細菌 一樣,引發敗血症。
閱讀更多
2022-08-08
劉奕伶醫師
「你一定是火氣大牙肉才會腫起來!來試試這個藥膏/神奇藥粉!」刷牙流血、牙齒在搖動的時候時你會怎麼辦呢?很多人不敢看牙醫,除了害怕治療牙齒時的疼痛,還擔心牙醫動不動就把牙齒拔掉鼓吹病人植牙,乾脆詢問左鄰右舍有沒有治療牙痛、固齒的好偏方。
閱讀更多
14/ 30
第 1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