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劉秀枝
我最近動了「白內障摘除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手術順利且成功,但有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
閱讀更多
2021-03-05
雪兒Cher
沒有人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也不愛朝九晚五浪費時間在愚笨的職場關係中,有人問我,到底喜歡的事情適不適合當工作呢?我想問題是你能不能把喜歡的興趣撐起來變成工作,不然你還是喜歡就好。
閱讀更多
2021-01-14
夏韻芬
有一次我翻閱雜誌,看到一句話「覺得老到可以死了,是一項成就,不是挫敗」。這句話的意義在於,能夠享受生命,就可以從容優雅的老去,再白話一點的解釋就是要活得快樂自在。
閱讀更多
2020-12-31
郭葉珍
隨著與自己的連結越來越深,我感到越來越安定,孤零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感覺越來越淡了。
閱讀更多
2020-12-04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24
Q:我是玉珍,今年61歲,老公65歲,有一兒一女,都已獨立,有兩個孫子,現在老公有外遇,對方是他同事,57歲,相識20年,兩人都喜愛音樂,參加同樣樂團,是有丈夫的人,但那丈夫毫不知情。我是早有察覺,直到最近有次他跟那女人在打電話,氣氛超甜蜜,宛如十幾、二十幾歲,還一起說我壞話,當場被我聽到他只好認錯,表示是最近1年多才開始的,被我抓包後,看來有少些連絡,但應該是偷偷見面吧!我身心也承受不了,跟老公協議不讓子女知道,他先搬出去在外租房,但隨時回家拿換洗衣物等,反省3個月後,等我氣消了,他再回家;他是生活很依賴我的人,他表示不想離婚,我答應了,不過很氣那女人自己家庭好好的,大家都這把年紀,也不好鬧大,但實在太不甘願了,我要怎樣才能讓自己心平氣和?
閱讀更多
2020-10-08
蔡宏斌
英國有位女記者,在被診斷罹患癌症後,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於是列出了五十個願望積極去實現,並成立一個部落格,公開分享這段人生旅程,如今,她已比被原本宣判的死期多活了五年。
閱讀更多
2020-09-30
林黛羚
在受邀參與工研院《未來命題》工作坊中,我們從城市現況、都市規畫、醫療科技及生活願景等各種因素進行討論,總結了要「在地在宅老化」涵蓋了以下四種面向:成就感、安全感、社交及生存。住家、社區與周邊環境,扮演著成就這四項理想的輔助角色。成就感與社交感的需求滿足,來自於在居家規畫時,是否考量到自我志趣、愛好所需空間的預留,以及與親友、鄰居彼此交流時是否有適當的場域存在。
閱讀更多
2020-09-25
林黛羚
所謂「高齡者」是從幾歲開始算起呢?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從二十世紀延續至今,始終訂為六十五歲。而日本老年學會在二〇一七年發表重新定義高齡歲數的研究報告,認為七十五歲才能算是高齡者。六十五至七十四歲則是「準高齡期(pre-old)」,這個階段。年齡分界只是統計上的參考,並不會真的到了幾歲,才會有突然衰弱的感受,而是漸漸感覺到體力不如以往。依照身體轉變的程度,大致上可把老年期分為初老、中老及老老三大階段。
閱讀更多
2020-08-26
大將軍郭
收到兩封來信,故事不一樣,卻有相似的疑問:為什麼有些傷痛已經過去那麼多年,還是忘不掉?
閱讀更多
6/ 10
第 6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