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癌症希望基金會/查岱龍
膀胱癌雖不在國內十大癌症的排行榜上,但卻在泌尿系統癌症中占了七成,且有逐年上升趨勢。晚期膀胱癌五年存活率僅5~15%,常使人感到絕望。然而隨著醫療進步,晚期轉移的病人除了可接受化療外,還有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及最新的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ADC)治療,病人不要放棄希望。
閱讀更多
2023-09-12
NOW健康
多數人的耳鳴屬於自覺性耳鳴,主要是僅有患者自己能聽得到外界沒有的聲音,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並非不治之症,根據醫學用解剖才能得知是內耳神經病變所引起,加上長期累積的臨床經驗,只要對症下藥,及早治療、耐心服藥,耳鳴便能獲得改善、甚至消失,還能預防聽力惡化。
閱讀更多
2023-05-29
潮健康/全煜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 林岱樓醫師
編按:國內新冠疫情第4波疫情來襲,重複感染也變多,許多不曾染疫的「天選之人」更紛紛中鏢。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未來防疫措施就是「鬆、緊、鬆、緊」,國人要習慣這就是未來的「新常態」生活。吳明賢表示,這次疫情再起是因為5月放寬防疫措施,染疫的人一定會變多,慶幸的是,多數患者以輕症居多,但老、弱、病、殘族群免疫力不佳「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除了接種疫苗外,染疫時要趕快以藥物治療。吳明賢表示,新冠疫情不會像SARS一樣「完全消失」,一定要更注意自己的健康,平時要好好吃飯、運動、睡覺,有規律生活、正向心情,不靠藥物就能提升免疫力。他也提醒,除了新冠肺炎之外,腸病毒、流感病毒也都回來了,尤其腸病毒「今年可能會很厲害。」
閱讀更多
2022-03-31
照護線上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手術後他可以吃東西,營養吸收比較好,也持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蔡騌圳醫師說,經過穩定治療半年後,病友的體重就慢慢恢復,現在已經有七十幾公斤,也能夠回到職場,擔任工程師的工作。
閱讀更多
2021-01-25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過女性大腸癌,相較前兩年仍持續攀升中。由於肺癌很難早期發現,惡化快速又易復發,不是最高發病率的癌,但卻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閱讀更多
2020-02-26
高寶書版
近更年期和更年期不是女性會經歷熱潮紅、盜汗的唯一原因。其他因素包括甲狀腺疾病、感染和癌症;一些抗憂鬱的藥物和某些雌激素阻斷的藥物,像是用來治療乳癌的諾瓦德士錠(Tamoxifen),和治療骨質疏鬆的鈣穩定(raloxifene)都可能導致類似的症狀。夜間盜汗也與淋巴瘤及 結核病 有關。妳的醫護專業人員可以藉由詢問病史和一些血液檢查去排除像是甲狀腺疾病等醫療因素,幫助妳找出熱潮紅、盜汗的原因。
閱讀更多
2020-02-18
林芷揚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每當出現確診個案時都會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許多民眾也因此對負壓隔離病房相當好奇,不清楚與一般病房有何差異,也因不熟悉而認為負壓隔離病房似乎很可怕。一名媒體攝影師平日旅居中國珠海,過年返台時,因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被判定為疑似個案,住進衛福部彰化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72小時後才排除感染出院。他今日分享自身經驗表示,負壓隔離病房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恐怖,且醫療人員為了防疫非常辛苦,呼籲國人相信台灣的醫療體系品質。
閱讀更多
2019-10-18
照護線上
帶狀皰疹(皮蛇)好可怕!這篇文章的重點只有三個:位置!位置!位置!不過我不是要賣房子,而是希望讓大家了解,在身上某些特定部位的帶狀皰疹(皮蛇),有時候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嚴重併發症。
閱讀更多
2019-07-22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行醫二十多年來,我總是要求患者們一定要經常曬太陽,尤其是癌症患者更應該每天作日光浴。因為中醫認為曬太陽是提升陽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比吃任何昂貴大補藥更能補充陽氣。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