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1
德瑞克・金尼
做為父母,你希望孩子可以充分發揮潛力、貢獻社會。你知道財務上的成功是實現此一目標的關鍵。你希望孩子們找份好工作,有能力買房,養家糊口,擁有光明的未來。孩子們值得擁有成功的機會,你希望他們能夠財務獨立。錢是好東西,孩子能有愈多錢,就能做愈多好事,不僅僅能為自己的家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也能為世界做出長遠貢獻。
閱讀更多
2022-09-16
林靜君談心室
台灣社會談論傳承時,多半集中在討論財產的分配,老一輩將房子、土地、股票分給下一代,就以為是傳承,沒有注意「傳」與「承」是雙方,僅有單向的分配,只是做一半。財產移轉或遺產分配沒有處理好,上一代的心意,常變成下一代的爭產糾紛,變成感情撕裂的主因。
閱讀更多
2022-09-14
高橋丹, 伊達直太
買黃金的第一個理由,是因為當市場爆發前所未有的嚴重崩盤(Crush)時,它能成為守護資產的「保險」。或許有人會說:「丹先生,不會真的大崩盤啦(笑)」。然而,重點不在「會不會崩盤」;而是「萬一崩盤時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2-09-14
老楊的貓頭鷹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為了省錢,在買東西的時候東瞧瞧、西瞅瞅,彷彿她看到的東西長了爪子似的,要伸進她的衣袋裡掏錢,而她只能把錢包捂得死死的,才能防止錢被掏空。於是,活得越來越節省,也越來越摳門。
閱讀更多
2022-08-16
柏頓.墨基爾, 查爾斯.艾利斯
《漫步華爾街》作者柏頓.墨基爾 X《投資終極戰》作者查爾斯.艾利斯,財經界兩位頂尖思想家,攜手為普通人撰寫的一本簡短、直白的投資手冊。
閱讀更多
2022-08-09
林靜芸醫師
世間父母普遍希望子女幸福快樂,所以讓子女受教育,要子女努力賺錢。但是快樂是什麼呢?
閱讀更多
2022-07-27
強納森‧勞赫
本書作者強納森‧勞赫畢業於耶魯大學,是全球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身為典型的人生勝利組,卻在中年之際,莫名感到自我懷疑與焦慮,他不知這種不安是從何而來的,又是否會結束。 他從心理學、 經濟學 、社會學、神經學等各方面探詢答案,並採訪眾多知名權威專家及各行各業的中年朋友,結果發現人生的幸福指數呈U型。
閱讀更多
2022-07-22
理查‧菲利
明明知曉指數型基金、ETF的優勢,你也決定採取被動投資,但是卻沒有獲利反而賠錢嗎?被動投資專家理查‧菲利(Richard A. Ferri)依據行為金融學指出,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投資人的心魔才是掌控成功投資的關鍵,唯有奉行約翰.柏格所強調在市場艱困時期「堅持到底」的做法,徹底實行被動投資,才能成功達成投資者的財務目標。
閱讀更多
2022-07-06
譚偉晟
若提到以併購驅動成長的藥業公司,在台灣除了早有經驗的晟德集團,另一個就是近年快速崛起的保瑞藥業。創立公司的董事長盛保熙,是靠什麼樣的特質逐步推動保瑞擴大發展?
閱讀更多
2022-06-24
林靜君談心室
您的心中是否懷有許多的「不甘心」?這樣的心情若是已經縈繞許久,要小心不要讓它持續發酵,腐蝕了心靈。
閱讀更多
4/ 10
第 4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