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黃明惠
一名19歲女大生眼睛出現類似飛蚊症的症狀,求助醫生檢查竟是乳癌轉移到腦部,導致顱內壓升高影響視力,她積極抗癌半年,最後仍過世。醫師呼籲,若自己突然發現有飛蚊症,或是症狀加劇,都應儘速就醫,而一般飛蚊症都是因眼睛退化或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極少數因為癌症引起,這起案例堪稱罕見。醫師指出,國內乳癌最常發生年齡為45至69歲,這名女大生才19歲,非常年輕,而乳癌續發腦部轉移的比率約為15至25%, 5年存活率只有28%。
閱讀更多
2022-10-31
聯合報 / 記者林琮恩/綜合報導
知名作家、Pchome網路家庭創辦人詹宏志日前透露自己罹患糖尿病多年,喜愛美食的他因此必須忌口,連最愛吃的「甘納豆」也忍痛放棄。不過專家解釋,糖尿病患者只要吃對種類,黑豆、納豆等豆類食物,其實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降低血糖。
閱讀更多
2022-10-28
宋熹昶
編按:作者宋熹昶從小家境清寒、成績也沒有很好,在非首都圈的地方念完大學後,找不到工作,他坦言人生前半段非常平庸。宋熹昶自小就渴望「成功」,在求職過程中失敗後,從夜店工讀生開始做起,4年期間咬牙存下「種子基金」1億2千萬韓元(約合台幣278萬),他把這筆錢用來投資房地產,3年後翻了27倍,7年後翻了超過200倍,現在光是持有的店家每個月租收入就超過7千萬韓元(約合台幣162萬),還經營超過15個事業體,每個月都得到龐大的營收。他成為身價數百億韓元的資產家,不僅是房地產投資,他在許多事業上也都獲得成功,被譽為「房地產界的邁達斯之手。」從三級貧戶到百億富翁,教出25位理財暢銷書作家的韓國「致富推手」現身說法,首度公開「從零開始的錢滾錢實戰守則」!
閱讀更多
2022-10-28
張 Ceci
編按:作者張Ceci在38歲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環遊世界,至今已快10年。對於時下流行的存股,張Ceci不以為然,她認為年輕人存股賺股息,其實不一定是最好的投資策略,股利投資10年,還不如穩健的全球股票投資佈局。
閱讀更多
2022-10-27
NOW健康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只是運動項目百百種,什麼樣的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呢?事實上,唯有規律的有氧運動能促進心肺適能,頻率要1週3次以上、時間至少30分鐘,藉由此方式慢慢就能提升運動耐受度。
閱讀更多
2022-10-26
NOW健康
不痛的腎結石處理才麻煩!臨床上遇到1公分以下的腎臟結石,就已讓病人痛到地上打滾,反觀腎臟鹿角性結石大到7、8公分時,患者卻沒有什麼感覺,要直到尿路阻塞嚴重,引發腰痠、腰痛,或是健康檢查時才能發現。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透露,角性腎結石患者常需多次手術才能處理乾淨,延誤治療恐影響腎臟功能需終身洗腎,嚴重甚至併發敗血症,面臨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2022-10-25
林暐鈞
《今周刊》今(10/25)日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也邀請國內專家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張慈映副所長,以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李臨鳳副署長,以「優雅老化從延長健康壽命談起」為題,期盼與社會大眾共創幸福安養的熟齡社會。
閱讀更多
2022-10-21
NOW健康
「醫師,快幫我爸爸治療!他的血壓突然飆高,頭昏腦脹、嘔吐、全身無力,站也站不穩。」經檢查發現該名男性的收縮壓已突破180mmHg,必須進行緊急治療,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王火金指出,患者服用降血壓藥物、施打防止眩暈的藥物,並留院打點滴補充營養劑約2小時後,終於將血壓降到安全範圍。
閱讀更多
2022-10-18
唯泰老師聊股事 / 陳唯泰
台北股市近日出現大地震,指數上沖下洗,震出一堆信心不足的籌碼。在10/13單日融資餘額就減少了逾53億,從9/28融資跌破1800億之後,僅花了11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的融資餘額就幾乎要降至1700億以下了,用一句網友常說的一句話:「真的是殺到血流成河」。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