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優照護
江奶奶背又開始疼,這疼其實已經有大半年了,「人老了,這也疼那也疼,不就是這樣嗎?」她自己老是覺得忍忍就過了,哪裡知道「疼」就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不去理它,可能毛病就越來越嚴重了。
閱讀更多
2022-03-04
郭美懿
好不容易晴朗回暖,週末又將變天!中央氣象局預報顯示,週六(3/5)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轉涼,氣溫將驟降6~8度,週日晚間更將迎來新一波冷氣團,屆時中部以北將轉為濕冷天氣,北台灣氣溫更將驟降到12度左右。正值春季加上疫情趨緩,許多民眾出門賞花及泡湯,但春季早晚溫差大,國民健康署提醒,要特別注意氣溫變化及做好保暖措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建議採多層式穿搭法,適時增減衣物,來防範溫差與低溫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2-03-04
NOW健康
私密處問題讓女人不敢說出口,從少女到熟女都可能會面臨各式困擾,無論是私密處感染、異味、鬆弛、漏尿、乾澀等都讓人好尷尬!心湛美學診所醫師方穎涵指出,20多歲女性通常較在意的是感染和異味問題,到了產後或隨著年齡增長,又會有鬆弛和漏尿困擾,但其實這些問題都能透過現代醫學治療改善,女性大可不必再隱忍。
閱讀更多
2022-03-04
郭美懿
82歲的黃奶奶有三高問題,平日雖在診所拿藥,卻時常漏吃或忘記吃,再加上過去曾收到Line訊息說:「年紀愈大可容忍血壓愈高,年齡加上80是可容忍的血壓範圍」,便對血壓數值不以為意,平常血壓更往往飆破160。某次,黃奶奶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忽然胸痛、冒冷汗幾近暈厥,被家人緊急送醫治療,檢查後才發現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經緊急心導管支架手術處理及嚴格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終於恢復穩定的生活。經過這次事件,黃奶奶再也不敢胡亂聽信網路謠言,遵從醫囑乖乖吃藥。
閱讀更多
2022-03-03
李易紓
急性主動脈剝離,接連奪走包括藝人小鬼黃鴻升等人性命,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說明,此病大多好發在50-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1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
閱讀更多
2022-03-03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全職媽媽高小姐從來不運動,手腳冰冷又愛喝手搖杯飲料,也曾經長期服藥治療甲狀腺亢進。結果懷孕時,她感冒、蕁麻疹發作,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生產完又腰痠,全身不舒服,抱小孩非常吃力…。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說,很多人照三餐吃藥,不吃不心安;忘了帶藥出門,比沒帶鑰匙還 緊張 。有包藥在手上,就好像穿了防彈衣,什麼病毒細菌都不怕,但其實中、西藥都有藥性,適當服藥、懂得將藥物毒素排除,才能長保身體健康。
閱讀更多
2022-02-25
卡特里娜・翁斯塔
關於家庭,有二點同樣重要且並存的真理:第一、家庭是幸福的泉源、聖殿和安全的所在;它反映出我們的特性,顯現出我們的審美觀和我們的過去。第二、家庭是強佔我們週末最多時間、進而摧毀它的主要元凶。
閱讀更多
2022-02-2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王小姐從14歲就開始月經痛,即使打了止痛針,還是痛得在床上打滾。隨著年紀越大,婦科毛病也越多,從經前症候群、生理痛、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問題她都有,而且生理週期還縮短成22天,舒服的日子少了,痛苦的次數多了,她的人生與疼痛相伴。
閱讀更多
2022-02-23
洪蘭
一位朋友是大型醫院的護理長,每天忙的沒有時間吃飯,見面時都在抱怨累,所以當她可以退休時,我們都替她高興,以為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想不到今年見到她時,她說她又回去上班了。
閱讀更多
2022-02-22
林芷揚
編按:又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將下探10度!近日因氣溫下降誘發中風、心血管和腸胃道等急重症患者也急遽增加。尤其中風患者有年輕化現象,熬夜滑手機、作息不正常、天候變化未注意補充足夠水分,都會埋下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屏基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提醒,民眾應注意溫度變化加強保暖,不要在最低溫的清晨外出運動、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心血管壓力引發急症。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