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7
陳坤涵
張三生前是個規矩的上班族,每月所得不多,但由於省吃儉用,在其死亡後,仍留下不少銀行存款、二筆建地及一筆公共設施保留地,配偶陳芳芳及二個兒子張大明、張大昌申報遺產稅後,要繳納400多萬元的遺產稅額,陳芳芳是一位家庭主婦,二個兒子又剛就業,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繳納遺產稅,不知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3-08-31
李冠和律師
過去常聽到父債子償的故事,例如孩子一出生就背負父親幾千萬的債務,永無翻身的一天。這件事在民國98年6月10日,民法改成「概括繼承限定責任」(全面限定繼承)後就不再發生了。當時民眾一片叫好,認為是德政。然而律師看過太多誤會此制度的當事人,以為從此限定繼承不用辦,後悔當時沒有辦理拋棄繼承或是陳報遺產清冊(即限定繼承),緣由為何呢?一定要陳報遺產清冊嗎?讓律師說明清楚!
閱讀更多
2023-08-24
劉韋德
我國民法有規定所謂「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49民法第1030-1 條),這個請求權讓夫妻任何一方,在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例如一方死亡、離婚),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於扣除婚後債務後如有剩餘,則財產少的一方就可以向財產多的一方請求雙方財產差額的一半。
閱讀更多
2023-08-07
陳坤涵
張三生前是個成功的企業家,擁有龐大的資產,不久前過世,留下10億元的財產,由於配偶陳芳芳、長子張大明、次子張大昌、長女張曉梅及次女張玉林等五名繼承人對遺產的分配一直無法達成協議,長子張大明主動向稽徵機關申報遺產稅並領取遺產稅繳款書,但張大明個人負擔不起這麼龐大的遺產稅額,其他繼承人因對遺產分配談不攏,所以對分擔繳納遺產稅的意願也不高,張大明眼看繳納期限一天天逼近,不知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3-07-19
郭美懿整理
一名87歲老翁去年將名下9戶房產全捐給行天宮,事後女兒控訴廟方承諾要照顧父親餘生,如今卻不聞不問,並質疑老父已輕微失智,廟方卻勸誘老翁過戶房產,引發各界議論。對此,行天宮發出千字文澄清,表示老翁認同行天宮推動公益,才願無償捐出9筆房地,接受捐贈前也有評估過老翁財力與精神狀態,確認他當時身心健康,強調程序一切合法。
閱讀更多
2023-07-11
翁申霖
打完爭產官司並拿到判決書,郵局卻不給領出遺產?一名老父過世後,家中5名子女因遺產分配不攏,而上法院打官司請求分配遺產,官司好不容易落幕,其中一兄長持確定判決請求提領父親部分存款時,郵局卻以金額不符為由,婉拒讓他領錢,郵局這樣做合法嗎?
閱讀更多
2023-07-07
ChatGPT
找到人生目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通常涉及更多的面向,而不僅僅是設定目標並努力實現而已。像有些時候,為了找到目標,我們就必須放棄不再對我們有益的特定事物。從消極的想法、負面的信仰,到不健康的人際關係、不得志的工作,這種種一切都有可能。
閱讀更多
2023-06-21
史都華‧艾默里, 伊凡‧米斯納, 道格‧哈迪
你的房間需要定期清掃和消毒,移除一些人們帶來的有毒垃圾:債務、衝突的價值觀、態度。
閱讀更多
2023-06-17
史都華‧艾默里, 伊凡‧米斯納, 道格‧哈迪
舉例來說,假設你的人生一團混亂,好像每天都遇到新的危機,你希望能有所改變。但混亂是因還是果呢?用別的比喻來說,混亂是疾病本身,還是症狀呢?
閱讀更多
2023-06-16
林秋芬、鄧學仁、潘雅惠
面對衝突,許多人採取不同的策略。有人逃避、有人攻擊、有人溝通未果……老胡和妻子翠花的生命經驗,就是一場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的故事。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