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劉煥彥
台灣正步上日本後塵,逐漸從高齡社會邁向超高齡社會,預期65歲以上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總人口20%,因為失能而需要照顧的人口更可能在2026年突破100萬人,使得人口老年化從單純的社會問題,儼然成為國家安全問題。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莊曜宇認為,台灣處理老年化問題,不能單靠節節增加的社會福利支出,「一定要讓長照產業化」。工研院這幾年針對長照產業痛點,已整合院內十幾項技術,提出多項解決方案,並建立名為「銀髮聚寶盆」的內部實驗場域,也攜手數十家產官學單位,成立智慧長照大聯盟,扮演跨領域的整合交流平台,盼催生可行的商業化長照服務或產品。
閱讀更多
2020-10-06
NOW健康
知名演員洪雷8年前在戲劇中,一幕「爆橘拳」震驚全台,成為當時的熱搜話題。然而現實生活中,握力與死亡風險有密切關係,日本NHK節目「ガッテン!」(GETTEN)介紹了1個「久山研究」,在日本富岡縣久山町(福岡県久山町),1項59年間的調查發現,握力越低的住民,死亡率也就跟著提高。
閱讀更多
2020-08-07
崔柔里
從四十多歲開始,我明顯感覺到了老化。「該怎麼做才能老了也依然美麗?」這是無法逃避的問題。奧黛麗.赫本年紀比伊莉莎白.泰勒大,卻比她美;即使總是穿同樣的衣服,臉上有皺紋且掉髮,賈伯斯依舊很有型。沒有把白髮染黑反而更帥氣的康京和外交部長、本人比舞台上華麗的樣子更美麗的小妖精李孝利,從他們身上,我找到了上了年紀依然美麗的祕訣,也讓我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19-10-23
林芷揚
骨質疏鬆再加上 肌力不足 ,容易跌倒骨折,小心面臨失能風險!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強肌力、促進骨骼生長,維持骨質密度,許自己一個健康、不臥床的第二人生。
閱讀更多
2019-09-28
林芷揚
年近50歲的工程師許先生最近發現,爬樓梯時膝蓋會隱隱作痛,懷疑是不是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掛了骨科就醫,醫師診視結果表示,他並沒有關節炎,是因為長期久坐辦公室,沒有運動,造成肌肉虛弱、疼痛的「肌少症」。
閱讀更多
2019-07-25
林芷揚
中年後肌肉逐漸流失,老年容易罹患肌少症,增加跌倒、失能、臥床的風險。提醒民眾從中年開始加強保養,平時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再配合運動,遠離肌少症威脅。
閱讀更多
2018-11-28
陳潮宗
下肢痠痛得無法行走,到底是什麼病?別亂下定論,須請醫師確診再治療。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症狀類似,多休息、適當針灸,能有不錯的成效。
閱讀更多
2018-11-01
林芷揚
調查發現,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中,高達8成不清楚什麼是「肌少症」。肌少症指的是「肌肉量少」而且「 肌力不足 」,剛開始可能出現瓶蓋打不開、毛巾擰不乾的狀況,之後可能因四肢無力容易跌倒,增加失能、壽命減少的風險,中年後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 3
第 2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