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肝臟

顯示第 2012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想真正改善該有的7個態度!

tCol 2021-04-20

照護線上

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想真正改善該有的7個態度!

你常常會聽到「高血壓」這個病名。即使現在高血壓的盛行率很高,但更多患者並不習慣規則控制血壓,只要一量到血壓變高,就會說:「啊,剛剛可能太匆忙了」或「現在剛好比較緊張」等等解釋血壓變高的情境,總認為自己「血壓高只是暫時性的」,而沒把高血壓當成是需要注意的長期狀況。

閱讀更多

慢性疲勞總是睡不飽,不是生病是氣虛!白雁2招快速充電,疲倦掰掰再增強免疫力

tCol 2021-04-01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慢性疲勞總是睡不飽,不是生病是氣虛!白雁2招快速充電,疲倦掰掰再增強免疫力

俗話說:「氣虛不是病,虛了要人命。」元氣不足雖然沒有立即生命危險,但是會讓一個人健康走下坡,生命品質變差,每天都感到疲累、提不起勁,久而久之就變成慢性疲勞。

閱讀更多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老父砸錢要醫師救到底,一場與惡性乳癌的拉鋸實錄

tCol 2021-03-30

鍾奇峰醫師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老父砸錢要醫師救到底,一場與惡性乳癌的拉鋸實錄

「求你們救救我女兒!」隔著長桌,聲音雖然微弱,但我的心卻感到無比的沉重。在旁的社工師及個管師想必也肩頭沉重。「她每天回家都一直哭。」30歲未嫁的女兒,即使早已成年,也還是70多歲老爸的心頭肉。

閱讀更多

76歲老伯確診攝護腺癌,恐將導致癱瘓!醫師:早期沒症狀,有這4習慣一定要注意

tCol 2021-03-29

照護線上

76歲老伯確診攝護腺癌,恐將導致癱瘓!醫師:早期沒症狀,有這4習慣一定要注意

診間一位76歲的老伯攝護腺指數PSA高達300 ng/ml,透過攝護腺切片確定是攝護腺癌,而且骨頭掃描顯示已有多處骨轉移,進一步詢問後,更得知老伯最近下肢感覺比較無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陳嘉宏醫師表示,轉移到骨頭的攝護腺癌可能會壓迫脊髓神經,導致下肢無力,若未及時治療,恐將導致癱瘓。

閱讀更多

噁心想吐、上腹痛還有膽結石,是膽囊癌?醫:6個高危險因子要注意,做這檢查才心安

tCol 2021-03-29

李易紓

噁心想吐、上腹痛還有膽結石,是膽囊癌?醫:6個高危險因子要注意,做這檢查才心安

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男、女比例約1比3,雖然很多膽囊癌患者都有很長的患病史,但也有少數是完全沒有症狀,作超音波檢查時才被發現罹患膽囊癌。

閱讀更多

小心! 這樣的你 ! 肝癌風險恐增150倍!

tCol 2021-03-1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創健陳建志院長

小心! 這樣的你 ! 肝癌風險恐增150倍!

日前香港影星吳孟達先生因肝癌病逝,令許多影迷相當不捨。根據衛福部統計,肝癌為我國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二名,僅次於肺癌,約有九成與病毒性肝炎有關,其中以慢性B、C型肝炎佔最大部分,且B型肝炎帶原者比非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比率高達150倍。

閱讀更多

眼睛癢又乾,發紅眼屎多,是肝火旺引起!白雁教1招去肝火,搞定搔癢乾澀

tCol 2021-03-10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眼睛癢又乾,發紅眼屎多,是肝火旺引起!白雁教1招去肝火,搞定搔癢乾澀

現在正是春季病菌容易傳播的時候,很多人發現眼睛乾癢症狀變頻繁了,提醒大家,新型冠狀病毒還在全球肆虐,病毒也會經由眼睛感染,眼睛乾、眼睛癢千萬別用手揉。

閱讀更多

生活中的重金屬會殘留人體25年,將影響健康!醫師3招排重金屬療程,助你找回健康

tCol 2021-03-09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生活中的重金屬會殘留人體25年,將影響健康!醫師3招排重金屬療程,助你找回健康

這些東西居然會殘留人體25年?這係金耶~ 生活中的重金屬該如何避免?

閱讀更多

45歲後,預防骨質疏鬆症!7大危險因子、3飲食生活關鍵,讓骨骼肌肉輕鬆應付老後

tCol 2021-03-04

李易紓

45歲後,預防骨質疏鬆症!7大危險因子、3飲食生活關鍵,讓骨骼肌肉輕鬆應付老後

女性在45歲開始面臨更年期來臨,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質流失速度會加快,如果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現象,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

閱讀更多

《癌症真相系列》大腸癌靠糞便潛血篩檢不夠!名醫饒樹文揭50後必做大腸鏡3大關鍵

tCol 2021-03-03

李易紓

《癌症真相系列》大腸癌靠糞便潛血篩檢不夠!名醫饒樹文揭50後必做大腸鏡3大關鍵

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連續13年居10大癌症之首,近年亦有不少名人包括李國修、賀一航、豬哥亮等,均因罹患大腸癌過世。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表示,大腸癌除了基因突變、家族史外,和飲食、肥胖以及運動都有關係。要預防大腸癌,首要是釐清有無家族史、特殊基因突變問題,如果有,則10多歲開始要做大腸鏡追蹤,如果沒有,滿50歲不能只做免費糞便潛血篩檢(FOB Test),也要開始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而且後續每一兩年都要定期做,不要5年才做一次,因為過程中只要發現息肉,立即切除、電燒,就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健康。以下是饒樹文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