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腎臟功能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7

「台灣1款常見飲品」比牛奶還營養 專家點出6好處:抗癌又能降膽固醇!但這5類人得小心飲用

tCol 2023-03-17

林依榕整理

「台灣1款常見飲品」比牛奶還營養 專家點出6好處:抗癌又能降膽固醇!但這5類人得小心飲用

許多人補鈣、補營養多會想到喝牛奶,台大生物產業學系講師洪泰雄說明,其實比起喝牛奶,豆漿的營養價值更高且含鐵量是牛奶的25倍,對人體健康還有抗癌、減肥等6大好處。不過如果你有下列5種體質的人,就不那麼適合飲用豆漿。

閱讀更多

關節炎沒治療,會變得不想活動,肌肉萎縮、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風險、O型腿

tCol 2023-02-21

NOW健康

關節炎沒治療,會變得不想活動,肌肉萎縮、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風險、O型腿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一到下午就想睡、晚上卻睡不著…當心惡性循環拖累健康!對抗疲勞先補氣,練一招提神補元氣

tCol 2022-11-03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一到下午就想睡、晚上卻睡不著…當心惡性循環拖累健康!對抗疲勞先補氣,練一招提神補元氣

工作壓力大,一到下午就開始精神不濟?許多上班族工作時精神緊繃,每到午後就打哈欠、甚至全身痠痛,更糟是就算下班回到家,晚間仍無法放鬆入睡,惡性循環下,導致身體精氣一再被消耗,不到40歲就有記憶衰退的現象。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指出,人會疲勞,最主要的原因是精氣不足,也是身體陽氣不足、氣血低弱的表現,這時候趕快練練氣功就能提神補元氣。

閱讀更多

腎結石不痛才麻煩!這種腎結石難發現,嚴重恐末期腎衰竭,需要終身洗腎、併敗血症

tCol 2022-10-26

NOW健康

腎結石不痛才麻煩!這種腎結石難發現,嚴重恐末期腎衰竭,需要終身洗腎、併敗血症

不痛的腎結石處理才麻煩!臨床上遇到1公分以下的腎臟結石,就已讓病人痛到地上打滾,反觀腎臟鹿角性結石大到7、8公分時,患者卻沒有什麼感覺,要直到尿路阻塞嚴重,引發腰痠、腰痛,或是健康檢查時才能發現。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透露,角性腎結石患者常需多次手術才能處理乾淨,延誤治療恐影響 腎臟功能 需終身洗腎,嚴重甚至併發敗血症,面臨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血壓突然飆高恐致腦病變! 專家提醒:就醫前做3件事,遠離多重器官損害風險

tCol 2022-10-21

NOW健康

血壓突然飆高恐致腦病變! 專家提醒:就醫前做3件事,遠離多重器官損害風險

「醫師,快幫我爸爸治療!他的血壓突然飆高,頭昏腦脹、嘔吐、全身無力,站也站不穩。」經檢查發現該名男性的收縮壓已突破180mmHg,必須進行緊急治療,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王火金指出,患者服用降血壓藥物、施打防止眩暈的藥物,並留院打點滴補充營養劑約2小時後,終於將血壓降到安全範圍。

閱讀更多

血糖降下來後,就可以不用再吃藥了嗎?糖尿病專家圖文解說,積極控糖,保護腎臟

tCol 2022-09-16

照護線上

血糖降下來後,就可以不用再吃藥了嗎?糖尿病專家圖文解說,積極控糖,保護腎臟

「剛確診糖尿病的時候,對於糖尿病很陌生。雖然有試著控制飲食,但是血糖依然不穩定。」 65歲的模範糖友翁女士說,「每次回診,我都會把關於血糖的問題提出來跟醫師討論,不管是飲食、運動或藥物,醫師都能幫忙解答疑惑。我也遵照醫師、衛教師的指示,按時使用藥物並調整飲食、運動、生活型態,漸漸把血糖控制好。」

閱讀更多

入夏迎尿路結石高峰期,嚴重恐引發敗血症!「3職業風險高」,醫籲每日補水2000cc勿憋尿

tCol 2022-05-30

郭美懿

入夏迎尿路結石高峰期,嚴重恐引發敗血症!「3職業風險高」,醫籲每日補水2000cc勿憋尿

入夏後溫度逐日飆高,流汗多、尿量少,尿液濃度增高,也讓夏天成為結石好發的季節。據統計,尿路結石患者一年內復發率可達10~30%,五年內則有高達50~60%的人會再次發作,嚴重者可能導致腎臟永久傷害、甚至是引發敗血症!醫師提醒,結石患者每天應補充2000cc以上水分,尤其是需長時間在炎熱氣候下的工作者更要當心,應多補水、不要憋尿。避免隨天氣轉熱導致尿路結石復發。

閱讀更多

高血壓,會造成心肌梗塞、中風6種併發症!高血壓導管治療助穩定血壓,醫師圖文解說

tCol 2022-03-28

照護線上

高血壓,會造成心肌梗塞、中風6種併發症!高血壓導管治療助穩定血壓,醫師圖文解說

四十歲的王女士是位上班族,有次量血壓時意外發現血壓很高,收縮壓超過190 mmHg,才趕緊到心臟科檢查。

閱讀更多

護腎要趁早!醫授「泡水高貧倦」5字訣自我檢測,飲食、生活這樣做輕鬆照護

tCol 2022-03-21

郭美懿

護腎要趁早!醫授「泡水高貧倦」5字訣自我檢測,飲食、生活這樣做輕鬆照護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達11.9%,洗腎人口密度更是世界第1,推估全台約有170~200萬的慢性腎臟病人,卻有8至9成病友都沒發現自己腎臟健康出問題。醫師提醒,民眾可以「泡、水、高、貧、倦」5字口訣自我檢測,一旦出現兩項以上症狀,應盡快到院檢查。

閱讀更多

避免壞死截肢!搶通血管、預防狹窄,化解周邊動脈阻塞,血管外科醫師圖解說明

tCol 2022-03-21

照護線上

避免壞死截肢!搶通血管、預防狹窄,化解周邊動脈阻塞,血管外科醫師圖解說明

王伯伯很喜歡運動,熱愛爬山、慢跑,但是卻發現越來越沒辦法跑步,從前可以跑幾公里,漸漸變成只要跑500公尺,就感到腿越來越無力。最後他大概走50公尺就痠痛到受不了,必須停下來休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管外科蘇大維醫師回憶,評估起來,他是非常典型的周邊動脈阻塞。患者會出現「間接性跛行」,是因為腿部血管逐漸狹窄、阻塞,所以當運動消耗大量氧氣時,腳卻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便開始感到疼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