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臨終關懷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5

推動幸福終活的理念!快來看蓮花基金會發表全台首份:針對中高齡族群的「晚美人生大調查」

tCol 2025-01-20

蓮花基金會

推動幸福終活的理念!快來看蓮花基金會發表全台首份:針對中高齡族群的「晚美人生大調查」

在全球邁入高齡化的趨勢下,台灣正積極準備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上週五(1/17)蓮花基金會舉辦記者會,發表全台首份針對中高齡族群的「晚美人生大調查」,並推動幸福終活的理念。

閱讀更多

高齡者尋短非孤例!醫談「瓊瑤的死亡教育」,5提點陪走人生最後一哩路:「善終」絕非輕生了結生命

tCol 2024-12-05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高齡者尋短非孤例!醫談「瓊瑤的死亡教育」,5提點陪走人生最後一哩路:「善終」絕非輕生了結生命

編按:縱橫文壇半世紀的作家瓊瑤昨(12/4)被發現在淡水住家輕生逝世,享壽86歲。瓊瑤與平鑫濤鶼鰈情深,在丈夫過世前親見他因中風、失智臥床,最終只能倚賴鼻胃管維生,讓瓊瑤關切「善終權」,也曾發表言論支持「安樂死」。瓊瑤身後更由友人在臉書發出千字遺言,盼未來能找到人道方式,幫助「老人」們快樂的「歸去」。對此,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粉專發文,表示高齡者面對老病的身心痛苦,易萌生離世念頭,瓊瑤絕非孤例。但他認為瓊瑤雖有死亡教育的觀念,卻未曾擴及到家庭中每個成員,呼籲各界應關注生死教育議題,並落實「預立醫療諮商(ACP)」,「才能安樂善好自己的死亡!而不是輕生!」

閱讀更多

中年以後,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關於「臨終者」5種最常見的遺憾

tCol 2024-10-17

雅各.布拉克

中年以後,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關於「臨終者」5種最常見的遺憾

生活總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它叫做「明天」。

閱讀更多

專掃死亡現場,他用清理療癒悲傷…當「人生清理師」體悟簡單生活:衣櫃只留5件衣,不給人家添麻煩

tCol 2024-09-26

郭美懿

專掃死亡現場,他用清理療癒悲傷…當「人生清理師」體悟簡單生活:衣櫃只留5件衣,不給人家添麻煩

由鳳小岳、宋芸樺、金士傑等人主演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是台灣少見的特殊清潔職人劇,劇情關注「孤獨死」,場景徘徊在一個又一個腐壞、髒亂、惡臭、甚至長蛆的環境中,開播後卻以溫馨、輕鬆的調性開出亮眼收視,連續霸榜Netflix冠軍。從事特殊清潔9年的盧拉拉,從2020年電視電影版開始擔任劇組顧問,儘管劇情並非全然取材自他親身接觸的個案,卻讓更多人關注到特殊清潔、遺物整理的需求。

閱讀更多

在生命的終點,癌末作曲家完成人生中最盛大的一次演出:我們都該積極面對死亡,用儀式調適失去的痛苦

tCol 2024-08-14

麥克‧諾頓

在生命的終點,癌末作曲家完成人生中最盛大的一次演出:我們都該積極面對死亡,用儀式調適失去的痛苦

法國歷史學家菲利浦‧阿里埃斯(Philippe Ariè)將二十世紀稱為「禁忌死亡」的年代,他指出現代社會的做法會對當事者隱匿自己即將離世的事實,導致他們的親人也開始壓抑自己的情感反應。人類的本能往往是避開對死亡的思考,保護人們免於面對失去的痛苦,盡快忘記並繼續生活。

閱讀更多

當生命從「遊樂園」變成「印鈔機」,他放棄一切走上朝聖之路:人生不是比賽,而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tCol 2024-07-23

黃國瑋

當生命從「遊樂園」變成「印鈔機」,他放棄一切走上朝聖之路:人生不是比賽,而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昨夜入住卡爾薩迪利亞德拉庫埃薩,是朝聖之路行走的第17天。由於未按照原定步行計畫,所以路程稍嫌短。今天要到薩阿貢,二十五公里,路上時我回想起西班牙長者,躡手躡腳踏在冰涼的地板上,來到我床邊把手機遞到我眼前,谷歌翻譯顯示:「在這條路上,跟你們有過一段交集是我旅途中的快樂(pleasure)。」當時天未亮,我卻感覺室內陽光普照,我深深擁抱他,身體貼合,跟他說Buen Camino(一路平安)。表達心意,這才猛然想起,我未曾預料在此鎮過宿,要不是傑伊鬧肚子,我們會繼續前行,就錯過與西班牙長者一聚,也不會有「晨光中的感動」。

閱讀更多

30年前丈夫空難殉職,她走過喪偶痛活出精彩!80歲飛官遺孀:悲傷最怕的是什麼都不講出來

tCol 2023-09-12

郭美懿

30年前丈夫空難殉職,她走過喪偶痛活出精彩!80歲飛官遺孀:悲傷最怕的是什麼都不講出來

「我們常認為需要陪伴的,都是長照機構裡的長者,其實絕大部分的高齡人口都是健康的,這些沒被照顧到的高齡者,變成了一群被遺忘的人。」被遺忘的人,卻正改寫著台灣熟齡世代的輪廓:「他們熱愛學習、喜歡分享,好像什麼都完成了,但餘命又這麼長…」空巢期到來、退休離開職場、同輩逐漸凋零…因不斷失去而浮動的孤獨感,始終是熟齡世代的痛點。關注到這個現象,深耕心理健康及家庭關係議題的「任林教育基金會」今年提出「人生自傳書—熟齡陪寫計劃」,陪伴熟齡族整理生命故事,學會與自己和解。「過去沒能說、來不及做的,也許可以利用生命回顧的機會,來抱一抱過去受傷的自己。」任林執行長林嘉慧希望,透過讀書會與人生自傳書寫的結合,能讓長者走出家門,「也許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淚,也可能從別人的故事找到安慰、獲得共鳴,可以分享、共學。」

閱讀更多

他84歲淋巴癌3期,子女媳婦分4組輪流照顧,令人羨慕!1故事悟:銀耳燕窩比不上孝順子女圍身邊

tCol 2022-08-29

張明志

他84歲淋巴癌3期,子女媳婦分4組輪流照顧,令人羨慕!1故事悟:銀耳燕窩比不上孝順子女圍身邊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每14人就有1人超過80歲,高齡化浪潮席捲德國!不讓孤獨老成常態,這樣做讓長者獨立樂活

tCol 2022-07-01

郭美懿

每14人就有1人超過80歲,高齡化浪潮席捲德國!不讓孤獨老成常態,這樣做讓長者獨立樂活

德國是歐盟國家中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甚至被冠上「歐洲老人院」之名,老人程度有多嚴重?從數據來看,1950年德國1950年每百位居民僅1位是80歲以上老人,至2020年則銳升為每14位就有1位年逾80歲,推估至2050年,這個數字更將上升到每10人就有1位超過80歲。面對高齡化社會到來,德國政府早在1994年就設立「聯邦家庭事務、資深公民、婦女及青年部」因應,希望透過社會政策的制訂提早因應。在《動腦雜誌》舉辦的「2022國際創意論壇」中,特別邀請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陶艾瑪 (Dagmar Traub-Evans) ,分享德國如何回應人口變遷問題。

閱讀更多

在老年安養機構「較安然」過世?50後,你將在哪裡善終該考量的11件事

tCol 2021-04-29

瑪格麗特・萊斯

在老年安養機構「較安然」過世?50後,你將在哪裡善終該考量的11件事

要「回家」過世的意念非常強烈。澳洲的第一份相關資料,是根據南澳洲一份研究在二○○○年至二○○二年收集到的數據,當中顯示,有百分之七十的澳洲人想在自家床上過世。其他國家廣泛引用的數據也很類似。不過在澳洲,僅有約百分之十二的人在家中過世。

閱讀更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