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舞台劇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60

人生到頭來終究是一個人!做到3條件當個「快樂寡婦」,女人50後的生活盡興又充實

tCol 2020-06-18

上野千鶴子

人生到頭來終究是一個人!做到3條件當個「快樂寡婦」,女人50後的生活盡興又充實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事實上,在日本,年過六十五歲的女性銀髮族,沒有配偶的比例為五十五%,其中喪偶者占四十六.一%,離婚者占三.五%,未婚者則占三.三%。反觀男性,則維持十七%的極低比例。女性年過八十,有八十三%處於單身狀態。

閱讀更多

這次武漢肺炎,我們看到台灣的成長與成熟...如果SARS時代可以這樣,林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tCol 2020-03-19

醫病平台

這次武漢肺炎,我們看到台灣的成長與成熟...如果SARS時代可以這樣,林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武漢肺炎的嚴重疫情讓我們欣慰的看到台灣社會的成長與成熟。此刻的我已不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對我來說,學校延遲開學、學生要不要戴口罩的議題更加切身。想起許多年前社會輿論對「草莓族」憂心忡忡,如今他們已長成國家棟樑,在醫療前線上義不容辭的防守,而政府官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紙上談兵,人民感受到總統的強韌。 看著行政院長、衛福部長等人每天帶著倦容卻絲毫不懈怠的堅守崗位,在對疾病的惶惑當中,至少有同舟共濟的凝聚力,看到民間對口罩配額自發性提出「我OK,你先領」的禮讓運動,醫生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持防疫底線」,也有許多人透過網路留下對政府的支持鼓勵話語。 如果SARS的時代可以這樣,或許,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閱讀更多

有2千萬未必比有200萬快樂!薇姐張郎:退休後不用出國大玩特玩,日子舒心更重要

tCol 2020-03-14

小虎文

有2千萬未必比有200萬快樂!薇姐張郎:退休後不用出國大玩特玩,日子舒心更重要

很多人問要存多少退休金才夠,我們覺得這不是問題,有兩千萬未必比有兩百萬快樂。我們也很少出國大玩特玩,因為生活是每天住得舒服比較重要,旅遊只是生活的點綴。 」

閱讀更多

吳念真一場大病後,人生態度大轉彎:時間到了就該離開,別麻煩那麼多人

tCol 2020-01-08

王炘珏,口述/吳念真

吳念真一場大病後,人生態度大轉彎:時間到了就該離開,別麻煩那麼多人

2019年十二月,導演吳念真簽下了預立醫療決定書。年逾六十的他,一九年生了一場大病。他說,這份決定書會決定他人生最後的樣貌,也代表他對人生的態度。《今周刊》專訪吳念真,分享他簽署決定書的心路歷程,及對生命價值的解讀。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得漂亮、走得尊嚴,以下是他第一人稱自述。

閱讀更多

退休後,為自己多活一點!結交年輕的新朋友,也要懂得「斷捨離」老朋友

tCol 2019-12-3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退休後,為自己多活一點!結交年輕的新朋友,也要懂得「斷捨離」老朋友

我其實也知道自己被一兩個高中同學斷捨離了,這都是難免的事,但在第三人生,真的該為自己多活一些,覺得討厭的老朋友就不必費神去互動了。

閱讀更多

值得交的新朋友,就認真交;不值得交的老朋友,就斷捨離!三方法:臉友也能變知己

tCol 2019-12-3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值得交的新朋友,就認真交;不值得交的老朋友,就斷捨離!三方法:臉友也能變知己

第三人生應該不會缺少「老」朋友,但他們終將逐漸凋零,所以我認為更該努力去交「新」朋友,才能讓你的生活不斷充滿熱情與活力。

閱讀更多

安寧人間念真情

tCol 2019-10-14

凃心怡

安寧人間念真情

10月12日世界安寧日展開,世界各地關心安寧的組織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慶祝或舉辦宣導活動,在台灣,一場獨特的影書展正在熙攘的台北車站大廳揭開序幕,輕鬆活潑的電影、真情分享的專家座談,帶領有緣相聚在這個空間的民眾,看見更多生命故事。

閱讀更多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tCol 2019-10-14

大師兄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往生者其實沒什麼好怕的,最慘也是支離破碎……活著的人那種聲嘶力竭,比死亡更刀割。

閱讀更多

你還在把媳婦當「外人」嗎?婆媳關係好,老後才會有更多倚靠

tCol 2019-07-08

愛長照

你還在把媳婦當「外人」嗎?婆媳關係好,老後才會有更多倚靠

準婆婆似乎仍然沒有意識到未來的長照問題。很多媳婦熬成婆之後,好像都忘了會有老到走不動的一天,把可能會「長照」你的媳婦看成「天敵」。

閱讀更多

3至親接連離世、自己沒了嗅覺 吳念真:學會和遺憾共處,失去後總能收穫智慧

tCol 2019-06-13

郭依瑄

3至親接連離世、自己沒了嗅覺 吳念真:學會和遺憾共處,失去後總能收穫智慧

原來,吳念真的生活跟平常人沒甚麼不一樣,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改劇本、拍廣告、公益演講,桌上一疊疊的書像堆小山,「每天我都在『爭取』獨處的時間!」眼前這位已經66歲的歐吉桑笑著說,他最近才學會了拒絕,慢慢把時間還給自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