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藝術

顯示第 2812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罹癌帶來不少好處,我不說「怎麼會這樣」?生病讓我神清氣爽

tCol 2019-09-11

樹木希林

罹癌帶來不少好處,我不說「怎麼會這樣」?生病讓我神清氣爽

樹木希林是日本演技派女演員,一九四三年生於東京,以演出向田邦子編劇的電視劇《寺內貫太郎一家》,超齡扮演母親角色的形象深植人心。演出作品如《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憑母親一角獲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是枝裕和導演更量身撰寫《橫山家之味》中的母親角色。其 藝術 成就亦獲日本頒發紫綬褒章與旭日小綬章等榮譽獎項。

閱讀更多

走過90年歲月,仍保有9歲稚子童心!詩人管管帶著初心玩樂人生,面對年齡坦然無懼

tCol 2019-09-07

林芷揚

走過90年歲月,仍保有9歲稚子童心!詩人管管帶著初心玩樂人生,面對年齡坦然無懼

20210502編按:詩人管管傳出4/30在家跌倒後昏迷,送往醫院後仍無法清醒,已於5/1日辭世,享耆壽92歲。管管前妻也是作家袁瓊瓊在臉書證實此事,說管管跌倒後一整天昏迷,直到半夜家人感覺不對勁,叫了救護車送醫院,直接進入加護病房。袁瓊瓊描述,5/1兒子女兒去醫院探視,但管管始終昏迷,兒子說除了感覺他仍在呼吸,看不出其他。」管管就在5/1下午離世。袁瓊瓊表示「心情震盪不已,願他安息」。本文為2019年專訪。

閱讀更多

足不出戶、不做家事,退休男人像家裡「大型垃圾」?做對2件事,讓你永不老

tCol 2019-09-0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足不出戶、不做家事,退休男人像家裡「大型垃圾」?做對2件事,讓你永不老

我當然不會鼓勵大家都去當不老水手,但最起碼應該要走出家門,去接觸新事物、結交新朋友。如果你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他們散發出的那種身處無邊大海的豪情壯志,至少應該可以激勵你產生「他們能,我為什麼不能?」的一點點鬥志吧?

閱讀更多

「在你卸下面具後,還願意愛你的人」50歲後,結交這樣的朋友!過度的關心,反而是種毒藥

tCol 2019-09-06

紀雲深

「在你卸下面具後,還願意愛你的人」50歲後,結交這樣的朋友!過度的關心,反而是種毒藥

過度的關心,有時可能會是一種毒藥。這些年我體會到最美好的關心就是「剛剛好」,所有的關心來自於緣分,還有彼此熟識的程度。

閱讀更多

吳淡如/中年教我的事:因為懂得無常,寶貴的就珍惜,自由是快樂!

tCol 2019-09-04

吳淡如

吳淡如/中年教我的事:因為懂得無常,寶貴的就珍惜,自由是快樂!

中年後的你是否還擁有一張快樂的臉?

閱讀更多

失去至親的苦痛說不出,哭泣反而是力量 有足夠時間悲傷後,第二人生才能走出來

tCol 2019-08-21

愛長照

失去至親的苦痛說不出,哭泣反而是力量 有足夠時間悲傷後,第二人生才能走出來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閱讀更多

泳渡長江日月潭、鐵人賽參加超過50次:我73歲跑一步賺一步,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tCol 2019-08-15

郭依瑄

泳渡長江日月潭、鐵人賽參加超過50次:我73歲跑一步賺一步,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今年73歲(編按2019年)的古競祥, 54歲時第一次報名鐵人三項,沒想到小小操場跑不到3圈,肚子就痛到不行,只好停下來扶腰喘氣…。他會突然報名三鐵,是因為當年發生了一件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有些人遇到了選擇馬上行動,有些人卻選擇以後再說,而這個中年分岔路,岔出兩種天南地北的老後生活型態。

閱讀更多

張淳淳:人生賺那麼多錢,只是讓你住到頭等病房!

tCol 2019-08-03

燕珍宜

張淳淳:人生賺那麼多錢,只是讓你住到頭等病房!

一場大病,讓女強人張淳淳遇上無藥可醫的怪病,兩度輕生,從鬼門關走一遭,目前仍與病魔對抗的她,對生命與財富有了深刻的體悟,本刊取得她的獨家告白,看她如何勇敢面對病魔與人性最大的挑戰。

閱讀更多

成大經濟系被退學...他感慨:聽老師的話「不要浪費分數」,最後卻浪費自己的人生

tCol 2019-07-17

楊宇帆

成大經濟系被退學...他感慨:聽老師的話「不要浪費分數」,最後卻浪費自己的人生

不浪費分數,卻可能讓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到頭來,浪費的卻是自己的人生,這是我覺得主流教育給我的第一個謊言。

閱讀更多

她51歲喪夫、孩子離家!面臨空巢期,靠這招玩出樂活第二人生

tCol 2019-07-16

廖慧淑

她51歲喪夫、孩子離家!面臨空巢期,靠這招玩出樂活第二人生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身體會出現不適症狀,這時通常也是面臨空巢期的階段。再加上如果是單親家庭,單親媽媽大多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跟雛鳥一樣出外求學、工作或成家立業,家就像雛鳥離去的鳥巢一樣,只剩一個人孤伶伶,彷彿是「空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