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大衛.懷特
得到安慰是受邀來到可怕的美之大地,我們無從避免的死亡站在那裡,有個聲音不是在虛假地安慰,而是觸碰傷痛的核心,道出失落的本質,替我們解放了生與死,這兩個同樣與生俱來的權利。
閱讀更多
2019-12-06
許禮安
當年我們的安寧病房才剛開始不久,誰都不是非常有經驗,但是大家集思廣益的結果,終於發現:阿純會織毛線,而且,以她現在只能臥床休息的體力,能替兒子做的恐怕也只有織毛線了。
閱讀更多
2019-11-30
林靜君談心室
Magy與她的兩個姐妹一起參加家族聚餐,聽到大姐以揶揄口吻對自己的兒子說,「不要仗著你家有錢,就任性想讀什麼 藝術 系,會餓死喔!」Magy氣壞了,大姐從小就愛對她嫌東嫌西,現在連她的兒子都批評進去,實在讓她忍無可忍。日後,Magy向媽媽提到此事,媽媽聽完只淡淡地回,「你姐向來刀子嘴豆腐心,幹嘛那麼計較?」聽到「計較」兩個字,她滿腹辛酸都湧上來了。
閱讀更多
2019-11-20
韓星姬
有人說:「不管多年輕,放棄了成長就是老人;即便年事已高,持續成長就是年輕人。」就像人性成熟的過程是永無盡頭般,精神上的成長也不存在終點。
閱讀更多
2019-11-11
思小妞
東西越多,你就越難維持秩序,也會害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最重要的東西被淹沒掉。所以,無論你的居住空間是大是小,都請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縮減物品、減少累贅。
閱讀更多
2019-10-28
新活藝術
當長輩又再次談起他痛苦的過往時,問問他:在那個時期支持他度過的人、事、物為何?這個人為他做了甚麼?帶給他甚麼正向的感受和影響?幫助長輩找到感恩的理由。或是運用一個正向的感官經驗與回憶,來帶動長輩的情緒,引出美好的感受。
閱讀更多
2019-10-21
黃亞琪
20210407編按:導演李安再獲終身成就獎!在2018年獲得美國導演工會(DGA)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後,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影藝學院獎(BAFTA),也決定將本屆終身成就獎頒給李安,表彰他對影壇的貢獻。李安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影人,在過去曾拿下4座BAFTA獎,包括《臥虎藏龍》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理性與感性》最佳影片,還有《斷背山》最佳導演。李安說:「收到BAFTA 給我的鼓勵,內心很溫暖,在我的電影生涯中,英國可以說是對我特別好,特別是《理性與感性》,對我來說就像是第二所電影學校般。獲得終身成就獎是我的榮幸,我會繼續努力,祝福所有拍電影、愛電影的人。也想向花蓮不幸受難的朋友們致上慰問之意。」李安是同時、也是唯一在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都拿下最佳導演的人。BAFTA典禮預計4月11日舉行。
閱讀更多
2019-10-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並不是建議大家以後都不必出國旅行,只是說不必再因為羨慕,但自己卻做不到而感到挫折。不過,我要提醒的是,我或許幫你卸下了「第三人生應該要常常出國旅行」的情緒重擔,但這時你該省思的是,你的生活是否過得充實、有意義?這或許才是時間可能非常漫長的第三人生裡最重要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19-10-04
金昞秀
我們總是以為只要待在熟悉的環境、一成不變的狀態,就能擁有幸福。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人生是瞬息萬變且難以預料的,如果一直依照規劃、按部就班的信念,只會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更加辛苦。
閱讀更多
2019-10-03
非常木蘭
編按:40歲以後的女人有甚麼不一樣?或許,可以做回、找回自己。「40歲後的女人開始做自己,40歲以前的女人追尋這世界認可的模樣,但在40歲以後,會回頭找回曾經失落的自己。」那時的賴芳玉律師還未到40歲,有點半信半疑。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