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
李偉文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3-03-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今天預約視訊諮詢的客戶,是來自高雄的一對母女。母親王媽媽已70餘歲,而女兒王小姐則是40歲上下。父親過世後,就是母女倆相依為命,互相照顧彼此。
閱讀更多
2023-03-12
郭美懿
新冠肺炎爆發3年多,已造成全球6.75億人感染及687萬人死亡,我們所在的台灣同樣不能倖免,幸而國內防疫提前部署,台灣中醫更在新冠疫情中發揮相當大的成效。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於今(3/12)日舉辦「第93屆國醫節第15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細述中醫藥在這場世紀大疫中所做的貢獻及角色,並發表台灣民眾對清冠一號使用的情形及滿意度調查。衛福部長薛瑞元則表示,原訂今年6月停止緊急授權的清冠一號,EUA也將延長到明年6月,當前首要任務是積極協助取得藥證。
閱讀更多
2023-03-04
翁申霖 整理
家庭、手足為了財產問題撕破臉的狀況,在這社會上屢見不鮮。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家中父親中風癱瘓後,為了就近照顧搬回娘家,與先生孩子分隔兩地,一年多來的悉心照護,爸爸從全癱進步到能自理。然而,爸爸在近期立遺囑做公證時,卻將所有財產分給兩位哥哥,該網友只拿到一只手錶,讓她徹底心寒,連律師也看不下去。
閱讀更多
2023-02-24
郭美懿
當人生走到最後一刻,癌父最大的心願,仍是希望女兒獲得幸福…。68歲的鄭爸爸罹患肺癌末期,因病況急轉直下,女兒鄭怡亭決定與死神搶時間,今天(2/24)在花蓮門諾醫護團隊協助下,披上婚紗和丈夫攜手走入病房補拍全家福,替虛弱的爸爸圓夢,並緊握父親滿是厚繭的雙手,在耳邊傾訴道謝20多年的養育之恩。
閱讀更多
2023-02-16
諶儀璇
「人生沒有預定的時間表,我們無法預測自己走的時間。」律師劉韋德舉例去年韓國梨泰院事件,受難者大多為二十幾歲年輕人,他們應當是離死亡最遙遠的一群,但沒想到就在剎那間失去生命,「立遺囑永遠不嫌早,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意外的來臨。」東方社會對生死議題較忌諱,劉韋德表示:「寫遺囑是一種準備、一種託付,也是一種責任,不代表不寫就不會發生任何事,希望大家能改觀。」
閱讀更多
2022-12-20
郭美懿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人都得面對一個人老去。近日有位男網友發文求問,透露住在附近的90歲鄰居阿嬤膝下無子,手足也已離世,平常需要幫忙或去醫院會找男網友協助,近來阿嬤想將畢生500多萬積蓄送給他,只希望自己過世後,原PO能在阿嬤忌日與清明節去祭拜,讓他猶豫到底該不該收下這筆意外之財?
閱讀更多
2022-11-21
胡肇芳、郭美懿 整理
藝人大S(徐熙媛)與汪小菲2021年宣布離婚後,雙方當時談好條件,汪小菲每月需付給大S生活費,不過,就在大S和具俊曄結婚後,就沒收到生活費,大S日前依據離婚協議向台北地院聲請強制執行汪小菲的財產500多萬元,且北院已核發扣押命令。對此律師則表示,很多人看到名人離婚案件,以為離婚就可以跟對方要贍養費,其實法律對贍養費的請求權相當嚴苛,只有「無過失」且「判決離婚」而生活困難的一方,可向另一方請求。至於名人離婚常見贍養費、扶養費等條款,他們未必「陷入生活困難」,為何能拿到一大筆錢?律師解釋,這就屬於各自雙方的協議,為離婚附帶的條件,不能與一般案件相提並論。
閱讀更多
2022-10-21
德瑞克・金尼
做為父母,你希望孩子可以充分發揮潛力、貢獻社會。你知道財務上的成功是實現此一目標的關鍵。你希望孩子們找份好工作,有能力買房,養家糊口,擁有光明的未來。孩子們值得擁有成功的機會,你希望他們能夠財務獨立。錢是好東西,孩子能有愈多錢,就能做愈多好事,不僅僅能為自己的家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也能為世界做出長遠貢獻。
閱讀更多
2022-10-18
德瑞克・金尼
幾年前,一家在地的製造業公司老闆戴夫來到我的辦公室。他是個老客戶,我很欣賞他積極、熱情的態度。但是那天下午,我可以從他的肢體語言看出他有些不對勁。我問他:「怎麼啦?」戴夫說:「德瑞克,我的生意發展得很好,但我卻覺得無趣,提不起勁兒。我覺得有點空虛。」
閱讀更多
7/ 23
第 7頁,共 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