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6
翁申霖
一名患有糖尿病多年的71歲婦人,為了避免血糖波動太大,日日奉行清淡飲食如清粥、白饅頭等,並搭配吃藥以及施打胰島素,血糖狀況不僅不見改善,甚至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醫師透過問診才發現,原來主要問題出在「太清淡」,缺少蛋白質、太多精製澱粉的情況下,才造成血糖不可控!
閱讀更多
2023-02-05
郭美懿
「是老了嗎?連筷子都拿不穩!」52歲陳先生向醫生抱怨,老婆老罵他吃飯時筷子常掉地上,他自己也覺得奇怪,右手腕怎會無力麻木?想不到就醫竟發現,這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自知或不在乎,常引發神經病變難以回復,一定要謹慎!
閱讀更多
2022-12-27
郭美懿
63歲的張先生早上起床,被家人發現右眼眼白紅了一大半,讓家人擔心是「眼中風」。就醫後才知道,張伯伯最近有便秘困擾,這幾天上廁所用力過度,竟導致眼球微血管破裂!
閱讀更多
2022-12-05
郭美懿整理
「本來只是腳不小心踢到椅子,腳趾擦傷,怎麼知道後來腳趾就愈來愈黑,醫師說要切掉腳趾。但是,切完腳趾後傷口還是沒好,又再一次清創。醫師說,這次如果再好不了,可能就要切到小腿了…。」一個小傷口,最後演變為截肢,這樣的糖尿病患者故事,是許多病患與家屬最恐懼卻也不少見的夢魘。
閱讀更多
2022-11-01
黃明惠
一名19歲女大生眼睛出現類似飛蚊症的症狀,求助醫生檢查竟是乳癌轉移到腦部,導致顱內壓升高影響視力,她積極抗癌半年,最後仍過世。醫師呼籲,若自己突然發現有飛蚊症,或是症狀加劇,都應儘速就醫,而一般飛蚊症都是因眼睛退化或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極少數因為癌症引起,這起案例堪稱罕見。醫師指出,國內乳癌最常發生年齡為45至69歲,這名女大生才19歲,非常年輕,而乳癌續發腦部轉移的比率約為15至25%, 5年存活率只有28%。
閱讀更多
2022-08-12
照護線上
近視主要原因是眼軸拉長,導致遠方的影像無法聚焦成像在 視網膜 上。近視是遠方的景物焦點落在 視網膜 前方,而非在 視網膜 上,形成一個模糊影像;因看遠處會較模糊、看不清楚;看近處會較清楚,故稱為「近視」。
閱讀更多
2022-05-27
NOW健康
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閱讀更多
2022-05-16
NOW健康
手機、平版、電腦等螢幕釋放出藍光,擔心傷及 視網膜 與黃斑部,許多人下載藍光軟體,但真有用嗎?新竹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這絕對不夠的」,除了使用手機保護貼,建議配戴具有防藍光鍍膜的鏡片,避免藍光直射眼球。
閱讀更多
2022-04-08
照護線上
50多歲的張女士是一位音樂老師,在年輕的時候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視力可以達到1.0,但是年紀增加之後,老花眼的狀況越來越明顯。看遠處很清楚,但在幫學生上課時便需要戴上老花眼鏡,外表還保持得很年輕的她非常無法接受學員們的竊竊私語「原來老師已經老花了」。
閱讀更多
2022-04-01
郭美懿整理
相信不少人對健檢時看圖卡念數字,以測試有無視力缺損都不陌生,但近日網路上瘋傳一張「視覺錯覺圖」,卻難倒上萬網友。因為圖中隱藏7個數字,多數人卻僅看到5個或3個。醫師透露,這可能與8大眼疾有關,營養師也提醒,無法正確看出6位數字的人,代表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建議可多攝取葉黃素與維生素A等改善。
閱讀更多
4/ 14
第 4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