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誘發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小亮哥岳父「呼吸衰竭」辭世!胸腔科名醫:天冷空品差,呼吸道疾病已成國病「空污奪人命」

tCol 2024-12-11

郭美懿整理

小亮哥岳父「呼吸衰竭」辭世!胸腔科名醫:天冷空品差,呼吸道疾病已成國病「空污奪人命」

曾演出《意難忘》、《台灣靈異事件》、《濟公》等多齣本土劇的資深藝人林照雄,傳出週日(12/8)因呼吸衰竭離世,享壽85歲。林照雄是女星林姿佑的父親,小亮哥則是女婿,雖然先前曾傳出「酮酸中毒」確診糖尿病,但林姿佑向媒體透露爸爸糖尿病控制良好,就是「天氣變化,以前又有抽菸,肺比較弱…因為呼吸衰竭,自然找個時間走了,很圓滿,沒有什麼病痛。」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天氣冷空氣污染嚴重,很多有慢性病的病人容易肺炎感染致呼吸衰竭,很多肺病也都惡化發作,「呼吸道疾病已經成為台灣的國病了...空氣差看不見,但是會奪走人命。」提醒大眾應重視空污導致的各項疾病。

閱讀更多

「以後可能用得到」物品塞爆整間屋,當心是「囤積症」警訊!醫教3方法清爽生活:每天只要10分鐘

tCol 2024-12-04

郭美懿整理

「以後可能用得到」物品塞爆整間屋,當心是「囤積症」警訊!醫教3方法清爽生活:每天只要10分鐘

年終歲末之際,許多人已著手準備大掃除,但當你環顧四周,面對家中堆積成塔的「以後可能用得到」的物品,或是衣櫃裡一疊疊塵封已久不會再穿的衣服,是否無從下手、遲遲不知該從哪裡整理起?這些看似常見的囤積現象,一旦情況逐漸加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生活空間明顯受限、無法正常使用家具等,就可能需要特別留意,因為這可能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

閱讀更多

一到秋冬就鼻塞?全台每4人就1人受「過敏性鼻炎」折磨…醫揭4致病原:從調理到預防這樣做

tCol 2024-11-29

蔡曉萱 整理

一到秋冬就鼻塞?全台每4人就1人受「過敏性鼻炎」折磨…醫揭4致病原:從調理到預防這樣做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有沒有發現自己動不動就打噴嚏、鼻子癢?對此,42歲的張小姐深有同感。從就學時期開始,過敏性鼻炎就嚴重影響了她的學習和生活品質,每到秋冬總是被過敏性鼻炎折磨到睡不好、生活受影響。

閱讀更多

45歲男「等看診突昏倒」心跳停止!醫狂電擊5次救回一命,他忽視「這些症狀」險送命

tCol 2024-11-21

蔡曉萱 整理

45歲男「等看診突昏倒」心跳停止!醫狂電擊5次救回一命,他忽視「這些症狀」險送命

近日氣候明顯轉涼,日夜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若血管內不健康的斑塊破裂,可能 誘發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風,增加猝死風險。台中一名45歲男性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等待門診時突然失去意識OHCA,經過5次電擊才恢復微弱心跳,並緊急裝上「葉克膜」維持生命跡象,醫師檢查發現他有一條冠狀動脈阻塞達99%,幸而搶在2小時內放置支架打通,現已恢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減重總是卡關?小心「瘦素阻抗」在搞怪!補充硒有解

tCol 2024-11-15

NOW健康

減重總是卡關?小心「瘦素阻抗」在搞怪!補充硒有解

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西式飲食習慣,加上缺乏運動,易導致肥胖並引發慢性發炎,增加慢性疾病風險。專家建議,肥胖與慢性發炎息息相關,減重困難者應從飲食與營養著手,尤其補充足夠的硒,有助改善代謝、抗發炎,並減少體脂與腰圍。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tCol 2024-11-01

卓良珍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乾癬患者秋冬怎麼吃?秋燥應避開海鮮、牛羊肉、辣椒

tCol 2024-10-09

NOW健康

乾癬患者秋冬怎麼吃?秋燥應避開海鮮、牛羊肉、辣椒

時序入秋,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也變得較為乾燥,免疫力相對容易下降,「秋燥」易傷肺,皮膚也容易發癢,或乾癬復發,尤其有乾癬病史者,夏天往往改善很多,若未持續治療,一到秋冬因為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皮膚病灶很可能又復發。

閱讀更多

女兒上學慢吞吞,超想吼孩子?先問自己4問題:這「生氣」感受,是誰的?是你的,不是孩子的!

tCol 2024-09-11

陳志恆

女兒上學慢吞吞,超想吼孩子?先問自己4問題:這「生氣」感受,是誰的?是你的,不是孩子的!

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門上學,都是一場混戰。 某天早上,眼看一切順利,就要成功把女兒帶出門了。正等著女兒穿上襪子時,她突然盯著門上被磁鐵吸著的照片,開始一張一張地拿下來。 我見她慢條斯理地整理那些照片,想用她的方式重新擺放上去。我心裡有些不耐,頻頻催促著:「快點放回去,穿好襪子和鞋子,我們要出門了!」 女兒很專注,彷彿沒聽見,繼續她手裡的動作。我一股火上來,準備再加點力道催促時,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她還是個孩子!」

閱讀更多

早上只喝白開水、晚餐少吃澱粉…168斷食3個月,為何還是瘦不下來?專家點出關鍵:吃對時間才會瘦

tCol 2024-07-19

柴田重信

早上只喝白開水、晚餐少吃澱粉…168斷食3個月,為何還是瘦不下來?專家點出關鍵:吃對時間才會瘦

編按:在這個全民拚健康的時代,我們為了保健養生、維持合度的身材,無不卯足了勁,可是卻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為此深感挫折。生活中充斥這麼多聰明瘦身、逆齡抗老、延年益壽的妙方,為什麼還是幫不上忙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在於忽略了「時間因素」。比方說,為了節食瘦身,關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要怎麼吃」的資訊眾多,但卻沒有仔細說明「何時該吃(或不該吃)」的時機問題。如果能注意正確的「時間概念」,知道「何時吃不容易發胖」「何時運動容易瘦下來」,那麼無論是採用的方法或是獲得的成果,都將大不相同。醫界也將「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同頻」做爲預防代謝疾病等生活習慣病的有效處方。本書作者柴田教授是藥學博士,他在書中特別強調三大重點:早上曬太陽、認真吃早餐、從晚飯到第二天早餐之間堅持12小時的小斷食。這麼做即可重新調校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的誤差,扭轉容易堆積脂肪、形成代謝障礙的惡習,塑造健康體質。

閱讀更多

50%獨居四十歲男性不吃早餐!營養學權威:不吃早餐+睡眠不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tCol 2024-07-16

柴田重信

50%獨居四十歲男性不吃早餐!營養學權威:不吃早餐+睡眠不足,是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有人主張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卻也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不吃早餐好處多多」。現代人不比我們的老祖先,必須一大早出門耕種、狩獵,費心張羅一天的食物,如今我們成天坐在電腦桌前,出門有車代步,就連走路的機會都很有限。因為這樣的生活型態,讓不少人大聲疾呼,一天吃足三頓飯,根本是不合時宜的守舊觀念。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