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2
雪兒 Cher
曾經,鬧鐘還沒響,就看著清醒時間到了沒,公車還沒來,就急著查班表有沒有錯,還沒打開客戶的門,就想著該說什麼話才好,每一秒都在想下一秒要做什麼,總是擔心著未來如果做不好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19-10-30
林靜君談心室
「面對父母生死,如何不留遺憾?」一位中年男人在我演講完之後,特別私下來問這問題;從他蹙著眉的神情,似乎不用語言也透露一些梗概。
閱讀更多
2019-10-23
李少彤
大部分人25歲就死了,失去了自我想追求的東西,渾渾噩噩,等到75歲才埋葬。慶幸的是,其實在中年之際,是重生的最佳機會!幾十年的歲月,讓智慧累積成熟,也不再被現實問題綑綁,當有足夠的自信,則不管風來雨下,都能無恐不懼,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閱讀更多
2019-10-15
史蒂夫‧史考特, 貝瑞‧達文波特
當這些人際關係發展到某個階段,你發現關係中的困難和痛苦,已遠大於這段關係帶來的正面影響。這時說再見對情緒造成的餘波,跟繼續待在關係中的悲慘相比,其實算不了什麼。
閱讀更多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當你們不再看見我的時候,孩子,我卻從不曾離去。早晨,陽光照進你的門窗,你是否感到溫暖?孩子,我就在你的身旁。日落時,微風拂過樹梢,在沙沙作響的枝葉聲中,孩子,你可聽到風中夾雜著我的言語?夜深時刻,當清涼的月光從門縫滲入,那時我正躡手躡腳,深情的凝視著你,我的孩子,縱然你從此不再看見我,我卻從來不曾離去。
閱讀更多
2019-09-18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怎麼教養小孩?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2019-09-11
擁抱不完美&故事療癒—周志建
原來,我們不急著去超渡他人,「我們最該超渡的人,其實就是我自己」。我們不急著去對他人慈悲,「我們最該慈悲相待的人,也是我們自己」。這個體悟,如今徹底明白。
閱讀更多
2019-09-06
艾彼
「年紀大了病痛就多,實在不知道這輩子我還有什麼事情沒完成,老天為什麼不把我帶走?我留在這裡,只是子孫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19-09-05
羅勃‧伯恩斯坦, 瑪麗‧朗古蘭
你已經知道如何處理對父母的過度依賴,有許多原則同樣適用於疏離的情況,包括同樣的過程:改變功能不良的角色,解除阻礙改變的隱性聯盟。在抗拒發生時,對抗它,便創造了可以重建關係的情境。
閱讀更多
2019-08-06
擁抱不完美&故事療癒—周志建
五十歲以後的人生,如果我想要過清靜、簡單的日子,「丟、捨、棄」是勢在必行的,這件事、不必討價還價。
閱讀更多
16/ 21
第 16頁,共 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