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
郭美懿
浩鼎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週四(12/29)上午10時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9點他還在跟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半小時後自美接獲噩耗,員工無比震驚,不敢置信。而日前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疑因天冷引發心肌梗塞,在台中高鐵發車31分鐘後,早上10點10分突然失去意識,列車臨時停靠桃園站,桃園站駐站護理師及警方10點13分到場,當時卓俊雄已無呼吸心跳,醫護隨即施以急救。4分鐘後、10時17分救護車抵達,將卓俊雄送往桃園聯新醫院搶救,可惜仍回天乏術,享年55歲,亦震驚金融圈。卓俊雄從報警到送醫歷經102分鐘搶救,卻仍救不回生命,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半小時前還在通電話、半小時後就猝逝,面對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我們能怎麼自救?
閱讀更多
2022-12-28
沈慧卉, 梁宏峻
從小到現在 30 歲,我的人生彷彿倒吃甘蔗,愈過愈好。畢竟我硬著頭皮咬牙苦撐(再加上適度的恐懼),好不容易才成為電腦工程師,躋身人人稱羨的中產階級。現在的我,不管多少可樂都買得起,最大的煩惱是早餐瑪芬的原料是否有機且不含麩質。
閱讀更多
2022-12-22
崔芝淑, 金瑞玄
還記得《先別急著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allow...Yet!)這本書嗎?居然已經是十五年前的書了,就算不知道整本書的內容(其實我就不知道),許多人也知道「棉花糖」在這本書中的含義。那是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者以孩子為對象的一個實驗,獨自一人在房間時,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話,之後就可以多獲得一個棉花糖;但如果馬上把棉花糖吃掉,就不能拿到多的棉花糖。十年後,忍住棉花糖誘惑、多獲得一個棉花糖的孩子,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瘦、更會念書,也更成功。這世界上真的有各式各樣的實驗,更有趣的是,該書作者的理論隨著時間推移,又發展出更多樣的理論。
閱讀更多
2022-12-16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77
Q:我是美娟,今年49歲,老公53歲,27歲長子已搬出去,剩下22歲女兒及我72歲的母親三代同堂。想 諮詢 是因為最近捲入一件別人的情感糾紛,對方對我求償100萬元,我該如何是好?原因是我跟41歲上司A男,從4年前起就一直有曖昧,但我們只是飯友,沒有上床,只是每月私下約吃1、2次飯而已。我們兩人都對美食都有興趣,常一起約吃熱門餐廳,吃飯時除了討論美食,也會聊到工作和家庭。也許別人會覺得我們關係非比尋常,但真的沒有,我知道其他同事想什麼,但我不在乎!在我眼中,A男真的是好男人,外貌不錯又有能力,多少讓我心動,但我不想為了別人誤解而放棄跟他餐敘的機會!我當然沒跟老公說,因為覺得說不清楚會遭到誤解,也可能他會反對我跟男人單獨吃飯,所以每次都說是公司加班或同事餐敘而遲歸。直到聽另一位飯友C女說,我才知道A男跟公司裡一位有夫之婦—39歲B女搞外遇,兩人雙不倫,讓我非常震撼,簡直是晴天霹靂!我以為A是珍惜家庭的男人,才能跟我維持純飯友關係,沒想到他竟是偷吃男,而且還是吃窩邊草!搞得公司裡人盡皆知,氣氛不好。我勸A男要搞外遇別在公司,趕緊結束跟B女的關係,但他不聽。我本來全心相信他,有次他說請假返鄉去探望住院父親,我還擔心半天,後來才知他是B女去不倫旅行!我怒火中燒,跟A男老婆D女揭穿這段不倫之戀,D女也很震撼,一直要求我多說一點,每天都來打聽A男動靜,我都盡我所知跟她說了。最近A男跟D女離婚了,B女也離開她丈夫,與A男公然同居,還打算結婚。想不到D女竟怪罪我告知她老公外遇,才讓兩個家庭崩壞。她說:「妳不斷傳來情報才搞到這種下場,我因此被離婚,身心憔悴、得了憂鬱症,還得看醫生吃藥,我要妳賠償100萬,已經請律師了!」但當初明明是D女在LINE上苦苦央求我提供情報的,我還有這些對話的內容,可以證明是她自己要求更進一步的資訊,沒有她因此精神衰弱的感覺,反而覺得她為抓猴感到興奮、甚至開心呢!我不覺得給她帶來什麼身心痛苦,這樣也需要賠錢嗎?100萬元不是小數目,我只不過因為氣憤而去告狀而已啊!
閱讀更多
2022-11-29
謝政言醫師
很多人以為牙齒矯正是年輕人的權利,其實老人做牙齒矯正的狀況並不少見,雖說牙齒矯正的黃金期是10~12歲,但不論40歲、80歲,如有治療或美觀需求,都是可以矯正牙齒的,年紀不同主要影響的只是矯正費用與時長。
閱讀更多
2022-11-25
郭美懿
選舉進入最後倒數,心情是否隨著激烈選情而上下起伏呢?門諾醫院臨床心理師陳宣安表示,隨著投票日逼近,確實有不少民眾出現了焦慮、失眠、易怒等症狀,甚至還民眾因為太熱衷選舉活動而影響生活及工作。選舉只是一時,但生活還要繼續,呼籲民眾應學習自我放鬆的技巧,試著轉移注意力,避免受身心疾病所困擾。
閱讀更多
2022-11-22
彭蕙珍
1979年2月台灣爆發一件駭人的社會事件,一家設在台中太平的合法釀酒工廠,將可導致眼晴失明的工業用酒精,假冒成食用酒精,調製為高粱酒及米酒銷售。許多不知情的消費者買來飲用,造成不同程度的身體損害,其中一位是自國外學成歸來的教授,因喝到假酒而失明。同年5月,食用米糠油造成的「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對2千多人的身體帶來永久性的傷害,而且大多數是經濟弱族群。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一群企業、學者及社會熱心人士於心不忍,1980年捐款成立基金會,由柴松林擔任第一屆董事長。從不接受政府資金的他們,在疫情這幾年因活動無法舉辦,加上募款等問題,面臨經營上的困難。律師吳榮達於11月1日決定接下董事長一職。自從接下這份工作,他每天都在煩惱要怎麼募款,幫消基會度過難關。
閱讀更多
2022-11-18
呂宜芳, 陳偉婷
靜婷與婆婆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因此常需要調適自己,去適應與婆家人的相處,對於靜婷來說,這樣的調適常會讓他感覺到壓力,於是回娘家變成是靜婷期待可以放鬆並照顧自己的時刻,然而卻也因為常常回娘家,引發靜婷婆婆的不滿。「我過去還沒結婚時,在外面工作,通常兩個禮拜就會回家一趟。今年跟老公結婚後,我還是一樣兩個禮拜就會回去,婆婆知道以後就對我說,很少嫁出去的女兒,還這麼常回娘家的。我以前也沒有像你這樣三天兩頭就跑回娘家。」靜婷說著在婆家遇到的困擾。
閱讀更多
2022-11-10
NOW健康
隨著天氣漸漸轉涼,日夜溫差變大,長者要注意保暖,防範心血管、腦中風等疾病,中和國泰診所程建中醫師表示,多數民眾遇到胸悶、心肌梗塞都會盡快就醫,但當腦中風找上門時,卻總以為是睡眠不足造成,休息一下就會恢復,而錯過了3小時的黃金救命時間。
閱讀更多
2022-11-09
萬年生
《今周刊》1350期「當憂鬱症來敲門」近期出刊後獲得不少回響,本文再透過60歲憂鬱症患者、牙醫師C醫師匿名受訪,現身說法說出憂鬱症患者的苦與難,並從「切身之痛」鼓勵正確面對,及就醫、用藥的重要。以下是她的第一手告白。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