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郭美懿
癌症已經長達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平均4分2秒有1人罹癌,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政策,讓台灣癌症死亡在2030年降低三分之一,國民健康署明(2025)年起將放寬癌症篩檢年齡補助,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只要符合資格的民眾都可接受免費的定期癌症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4-12-12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新聞報導,某魚油品牌塑化劑、重金屬等有毒物質超標,被衛生局勒令下架,民眾花錢買健康卻小心吃進去的是傷害。
閱讀更多
2024-12-0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新聞稿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以「精準創新、邁向卓越」為主題,聚焦突破性的「AI新藥研發」。在醫學大學、醫學中心與生醫產業優勢上,與國際著名生物醫藥研發的日本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研發中心。內容圍繞「再生醫學」、「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特色醫療」及「創新研究」五大核心,全面呈現醫療創新與臨床應用的最新突破。
閱讀更多
2024-12-04
NOW健康
肌少症在老年人中相當常見,但自我覺察到風險者卻少之又少,許多長輩常因跌倒受傷、骨折,就醫後才發現罹患肌少症,但這一摔恐慘賠了健康。重仁骨科醫院梁峻銘醫師表示,醫院中常見老人跌倒後導致長期臥床,這樣不僅慢性病容易上門、肺部感染風險提升,未來1年死亡風險恐高達20%。若不希望人生餘命的最後10年躺在床上被照護,那就一定要及早透過飲食、運動等習慣,保有身體日常生活功能自如狀態,預防肌少症發生。
閱讀更多
2024-11-20
康哲偉
編按:作者曾擔任知名職場雜誌副總編、財經管理雜誌副主編,在邁入中年,全力拚搏事業之際,卻遭逢父親意外跌倒,短短一年,時年79歲的父親由健步如飛到二度跌倒臥床,全職照顧的母親也因心神、體力不繼出了車禍,於是家人分工、醫療、財務、看護與法律等問題紛沓而至。父親逝去後,他決定分享自身經歷,企畫這本給上班族看的「知老小百科」。
閱讀更多
2024-11-18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台灣超過一半民眾每天習慣補充一種或多種保健食品,大家都抱著「有吃有保庇!」的心態,就像很多人為了促進新陳代謝,讓體內廢物不囤積而去補充魚油,卻不清楚攝取低濃度魚油其實沒有補到位,等於是一種健康浪費,還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訊息,營養師邱馨霈教你破解魚油8大迷思!
閱讀更多
2024-11-15
郭美懿
近日有立委爆料,揭露醫界聚餐「有情有義有粉味」,事後查證卻發現在場女性皆為女性醫師,且在專業領域各擁一片天。女醫們陸續在社群平台發文吐露心聲,表示醫師脫下白袍後應該也有打扮的自由,能以自己喜愛的穿著展現美麗自信。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也說,職場上的確需要專業形象,但只要公私領域劃分清楚,我們都應尊重,不該用刻板印象來評論。
閱讀更多
2024-11-01
卓良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2024-10-22
中野信子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為他人而活?若是要你把自己的利益暫且放在一邊,做出造福他人的利他行為,你能做到什麼程度?此程度的高低,大幅左右了一個人的運氣好壞。
閱讀更多
2024-10-22
中野信子
該做還是不該做?人們總會思考哪個才是標準答案、哪個才正確。當你為了如何選擇而煩惱的時候,建議採用「有趣與否」作為判斷標準。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