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3
小虎文
「沒有醫師希望病人死亡,但我們捫心自問,到底誰能掌控生死?」奇美醫院緩和醫學科主任謝宛婷醫師在安寧病房工作的15年,陪伴逾7千位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更為了推廣「病人自主」跨讀法律研究所,成為少數擁有法律學位的醫師。而今,謝宛婷在台南開設獨立書店,盼能將對善終的思索從白色巨塔帶進社區,即使人生迷路了,也能有個所在安頓自己、探尋答案。
閱讀更多
2023-08-10
黃明惠 整理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公告,一名30多歲女性到新北某室內親水設施玩水後,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出現感染症狀僅7天,最後仍宣告不治。新北衛生局表示接獲疾管署通知後,立即會同中央前往該場所進行採檢環境檢體與水質檢體,後續由中央帶回檢驗,以釐清感染源;為保障民眾安全,也要求業者預防性停業,加強淨空消毒。依據衛福部公告「營業衛生傳染病防治管理規則」,泳池池水餘氯濃度建議保持1-3mg/L,現場檢測水池餘氯含量皆未達標準(大池0.86 mg/L、小池0.06 mg/L),衛生局現場輔導業者改善並加強落實清消措施,後續待水質檢驗結果出爐,如確實檢出阿米巴原蟲,將依消保法開罰6萬-150萬。另外,依傳染病防治法第21條規範,已要求業者提供7月21日至8月9日顧客及工作人員名單,初步調查工作人員共計12人、顧客人數約630人,衛生局將逐一通知確認健康狀態,並提醒進行自我健康監測2個星期,若有不適請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2-09-13
郭美懿
68歲的許太太長期獨居,10年前老伴因病離世,親人也鮮少返家陪伴。某天女兒打電話回家,卻將近半天無人接聽,在鄰居協助下才知道母親出門買菜,竟忘記回家的路!擔心的女兒趕緊南下照料,發現母親記憶力大不如前,每天都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但安眠藥造成她記憶力不佳、難以集中精神,又因為慢病纏身,時常怨嘆命不好、甚至試圖輕生,經精神科醫師評估後推判許太太是罹患了老人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22-08-29
張明志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2021-12-09
陳志金
「我是拿香的。」爺爺的兒子這樣說。『那你可以求個符,符水也可以拿過來,交代護理師怎麼做,我們會盡量配合。沒關係的,我知道那是大家的心意。』我說。「可是,我爸爸是信天主教的。」......
閱讀更多
2019-08-09
郭依瑄
「在宅善終」一直是許多臨終病人的期待與願望!希望有機會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與家人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不過,在缺乏專業協助之下,許多末期病人只能住院,頂多留住一口氣出院回家往生,不知道還有居家安寧的選擇,因而留下遺憾。
閱讀更多
2019-06-28
林芷揚
家中長輩突然情緒躁動、精神恍惚,甚至出現幻覺,看見不存在的人事物時,有可能是疾病引起暫時性的大腦當機,也就是 譫妄 症,應盡早就醫治療。如果置之不理,將造成不可逆的腦部退化,增加家屬照顧負擔。
閱讀更多
2018-03-19
愛長照
很多中度以上的失智症患者會開始出現 譫妄 、妄想和幻想的症狀,讓照顧家屬疲於奔命。 其實只要配合藥物治療與照顧技巧,即使症狀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仍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閱讀更多
2016-11-28
健康醫療網
癌症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後,最擔心的莫過於復發,心裡就好像是有顆「不定時炸彈」般,隨時會引爆;要如何才能拆下心中這顆看不見的炸彈呢?臨床心理師指出,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正念減壓療法、生理回饋治療等方法,可以讓癌友身心獲得調適。
閱讀更多
2/ 3
第 2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