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74歲的成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59歲時確診乳癌,化療後身體暫時恢復,然而2019年發現癌症骨轉移,且已到第四期,若不做治療處置,醫師評估存活期只有半年到一年。當安寧之母成為安寧病人,趙可式坦然面對,身為晚期癌症的病人,她已做好5個準備,迎接終點。
閱讀更多
2022-08-18
莊宜芳醫師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快閃訪台,受到高度關注,這位82歲的老太太從政以來一直有清楚的信念與價值,雖然高齡,依然精力充沛,還能經得起這樣長程的旅行與緊湊行程。我的門診也有一位年齡相仿的張奶奶,她體態優雅,絲毫看不出已80高齡,雖然丈夫早逝,獨立撫養兩個兒子長大,但孩子都已成家,平常活躍於社區活動跟課程。張奶奶來到門診,是因近幾個月來對事物越來越提不起興趣,容易覺得疲累、失眠,且常有胸悶心悸。做了一些檢查都正常,經過問診,才發現張奶奶有輕微憂鬱症。但問到有什麼憂心事情?張奶奶自認母慈子孝、兄友弟恭,連朋友也不敢置信她得了憂鬱症!直到有一天,她拿了一張年輕時曾在美軍俱樂部工作、穿著泳裝在游泳池畔的照片,如此窈窕美麗,我突然有些明白她憂鬱的來源…
閱讀更多
2022-08-16
柏頓.墨基爾, 查爾斯.艾利斯
《漫步華爾街》作者柏頓.墨基爾 X《投資終極戰》作者查爾斯.艾利斯,財經界兩位頂尖思想家,攜手為普通人撰寫的一本簡短、直白的投資手冊。
閱讀更多
2022-08-15
郭美懿整理
「線上的朋友,Stan哥跟大家問好!」眼前站在講台上的,是77歲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儘管已從一手創辦的宏碁集團退休17年,他卻仍活躍於各大論壇與講座活動,如今更以「Stan哥」的身份與年輕世代互動,直言:「雖然我從公司退休,但還沒有從社會退休!」
閱讀更多
2022-08-15
數位內容部
去年Netflix熱播韓劇《如蝶翩翩》,描述一位過著平凡退休生活的老先生,在70歲那年出現失智症狀,想趁著病情惡化前再次嘗試年少時的芭蕾夢想,揪心劇情感動不少人,引發不少失智議題的討論。你知道嗎?台灣失智議題同樣迫切,目前台灣失智症人口約30萬人,到2030年將超過50萬人,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罹患失智症的人勢必更多。
閱讀更多
2022-07-25
郭美懿
對林玉敏的第一個印象來自一張照片,影中人身著大紅色亮片流蘇舞衣,颯爽一笑往鏡頭指去,彷彿就要隨著音樂站起來婆娑起舞,那一年她82歲。時隔4年,原以為迎接我的,會是個走路顫顫巍巍的老奶奶,想不到她腳步依舊輕盈,施施然笑道:「我86歲了,看得出來嗎?」
閱讀更多
2022-07-15
南亨到
金永壽與他那個世代的人一樣,不懂得替自己留點餘地。只要公司一聲令下,只要目標訂了下來,就必須立即「向前衝」。他不僅忠於自己的職務,也忠於公司的應酬,公司的任何要求,總是擺在第一順位。公司的電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從來沒利用過公司的電話處理私事,即使同事們都任意使用公司電話,但金永壽仍堅持只用公共電話,還說:「私事怎麼能用公司的電話聯絡呢?」不過這樣的日子,僅維持了一年多,直到某次因為小孩生病,他必須打個緊急的電話為止。
閱讀更多
2022-07-06
撰文‧譚偉晟 研究員‧黃浩珉
儘管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台灣生技產業卻依舊繼續向上,在生技市值創下歷史新高的背後,新藥研發、藥品製造成為關鍵力量,藥華藥、合一兩屆生技股王如何開創巔峰?疫情後下一波生技的新機會又在哪裡?《今周刊》生技100大報告將為你全盤解析。
閱讀更多
2022-06-28
優照護
當母親確診為巴金森氏症的那一刻,全家都陷入愁雲慘霧中,因為到目前為止,它是個無法復原的病症,只能延緩惡化的速度。到如今,母親已步入了第三期,除了行走時容易重心不穩而摔倒,對於自己病況也十分悲觀,甚至不太肯吃藥,活動意願也非常低,在情緒上的影響,比身體上的障礙更令我們擔憂。
閱讀更多
2022-06-21
郭美懿
被譽為「反光鏡菩薩」的張秀雄,因目睹車禍現場的反光鏡被樹藤遮蔽,可能是肇禍原因,為使用路人多一分平安,開始利用晨運時間擦拭住家附近反光鏡。9年來擦鏡路徑越走越遠,從中和遠至淡水、三峽,甚至加上摺疊鋁梯等工具,累計擦亮19萬片反光鏡,也受到交通部表揚。昨(6/20)網路傳出張秀雄已在6月初病逝,其子也在深夜證實,表示對父親善行感到驕傲。網友則紛紛留言悼念:「阿北!謝謝您照亮每條路!」「台灣最美的景象,祝阿北一路好走!」
閱讀更多
12/ 30
第 1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