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NOW健康
根據衛福部2022年的資料顯示,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發生高峰約在45至69歲之間,每年有逾萬名婦女罹患乳癌,其中最常見的是乳腺癌,發生在乳腺管,約占乳癌的90%。民眾面對癌症治療通常會先想到由外科手術、化學療法與放射線治療著手,但治療後仍有復發或轉移的危險性,且過程中可能會有各種引發身體不適的副作用,因此辯證論治的中醫療法逐漸成為抗癌新 趨 勢。
閱讀更多
2023-05-19
謝富旭
我們存股助理資訊站Line群組有人發言說:「看到最近總經數字很差,媒體一直在說經濟衰退快來了,都不太敢出手買股票!」很感謝這位網友的坦白以告,但是,這種恐懼正是阻礙我們財富增長的大心魔啊。(原文發表於2023-4-28)
閱讀更多
2023-05-15
樂透人生─吳家揚
主計總處最新國富統計出爐,2021年底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淨值(不含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準備,土地按市價重評價)為1359萬元,較前一年度增加101萬元,增幅達8.06%。您的身家在這一段時間有沒有跟著上漲?身為小老百姓我們要如何讓資產穩健成長?
閱讀更多
2023-05-12
謝富旭
鑒於債券價格大跌,以及著眼於債券型ETF未來幾年將是創造穩定現金流,兼具價差成長空間的投資標的。我們將元大AAA至A公司債(00751B)以及元大美債20年(00679B)列入存股池追蹤。(原文發表於2022-10-5,更新於2023-5-11)昨天我們的群組討論債券ETF折最近出現明顯溢價的情形,有位訂閱戶提到:「最近許多理財節目都在談債券(比我們電子報慢太多了),仔細看,每檔債券ETF的成交量都明顯增多」。我想這就是存股助理電子報的存在價值,早在半年之前,就幫訂閱戶研判 趨 勢、做好功課、挑選標的,訂閱戶只需要決定「我在好標的進入好價格時,要不要買?要買多少?」,繁雜、瑣碎的研究工作交給我們就好。
閱讀更多
2023-05-11
好食課/林世航營養師
編按:隨科技日新月異,3C產品儼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通勤滑新聞、回訊息,上班緊盯電腦,中午休息追個劇,晚上下班後又是看電視…。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全民護眼 趨 勢調查」顯示,國人在每日使用3C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長達10.7小時,大量接觸藍光,容易造成眼睛痠澀疲勞,營養師特別從飲食、保健食品、習慣三大面向切入,與大家分享如何改善眼睛不適的症狀。
閱讀更多
2023-05-03
郭美懿
面對人口老化與少子化,誰來照顧長輩?照護的錢哪裡來?都是我們即將面對或正在苦惱的難題。據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原生家庭負擔長者照護的概念已改變,不再將照護責任交由長子或兒子們承擔,不但有高達44%的家庭改由所有子女一起分攤責任,更有12%的受訪者認為應該「自己養自己」。
閱讀更多
2023-05-03
郭美懿整理
4年前,小瑩結束日本蜜月行回台不久後昏倒送醫,經醫師診斷為「心臟衰竭」,檢查發現引發心臟衰竭的元兇是「肺動脈高壓」,才知道先前食慾不振、雙腳水腫像「麵龜」、異常喘等症狀,並非會計工作太累、腎臟出狀況,其實都是肺動脈高壓警訊!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指出,肺動脈高壓若未接受治療,確診後3年存活率不到4成,致死率高於癌症,因此又被稱為「心臟的癌症」!呼籲民眾留意「喘、咳、血、腫、暈」5大症狀,或是運動耐受力明顯下降,過馬路走輸小綠人,就應到心臟專科就醫診治。
閱讀更多
2023-04-27
傑克.史瓦格
佛瑞德是一位組合型基金公司的研究員,最近上司給他一個任務:建構一個投資組合,其中包含期貨、全球總經(global macro)與外幣交易基金經理人。在做了一些研究之後,他給老闆山姆一個投資組合建議。
閱讀更多
2023-04-27
Heho 記者王芊淩
今周刊編按:新冠病毒再現新變異株「大角星」(Arcturus),近期在多國快速傳播,目前包括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3個國家皆已發現病例,台灣也出現境外移入個案,累積迄今已檢出14例,且日前泰國證實出現大角星變異株全球首宗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週四(4/27)說明,上周首度出現2例本土「大角星」變異株感染,1例為北部70多歲女性,有高血壓與癌症病史,沒有出國旅遊史,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後,自行快篩陽性,就醫經PCR檢驗陽性,因肺炎、需要氧氣,故住院治療,曾使用瑞德西韋與類固醇。另一位北部80多歲女性為輕症個案,有慢性肺病病史。專家提醒,這款變異株致死率雖不高,但傳播速度更快,仍可能引發重症,對免疫力較差的孩童與年長者族群威脅大,要格外留心,並建議出國民眾在飛機上配戴口罩,預防境外傳染。此外,感染大角星所產生的症狀除了發燒、畏寒、咳嗽、頭痛、肌肉痠痛之外,也出現結膜炎或眼睛發炎、紅癢等症狀,民眾可多加注意。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