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郭美懿
採訪前,前體育署長高俊雄已經先跑了趟醫院去探病,他如此規劃當天路程:走2段路、搭1趟公車、轉2次捷運、再騎3次Ubike…。「一般人會對運動的概念下一個『操作型定義』,其實WHO主張的是『身體活動』,像我今天走路、騎車,就是把身體活動融入你的生活style中!」(原文刊載於2022/10/17,更新時間為2024/12/12)
閱讀更多
2024-12-10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所長
上月台灣隊在世界棒球12強賽奪冠後,拿到大會MVP的「台灣隊長」陳傑憲賽後一句「我老婆咧」甜炸,隨後慶功宴上顧小孩的畫面,更被視為「台灣老公天花板」。陳傑憲的暖男形象,被媒體與女性粉絲們大力讚揚,不僅因為他事業成功,更因為他在婚姻中的體貼和責任感。但這也讓我開始反思,夫妻間應該如何溝通、如何在婚姻中維持對等關係?因為,婚姻關係中的挑戰,遠不僅是表面的甜蜜問題,而是一場持續的對話與調適。在異性戀婚姻裡,往往都面臨著性別角色分配的困難與社會期待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24-12-01
施昇輝
狄更斯(CharlesDickens)在他所寫的世界名著《雙城記》(ATaleofTwoCities)開場,是這樣說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在現代年輕人的身上,同樣恰當。「最好的時代」指的是醫療保健發達,人類未來平均壽命上看百歲指日可待;「最壞的時代」指的是薪資不漲、物價飛漲,而且工作機會可能越來越少。(原文刊載於2023/2/7,更新時間為2024/12/1)
閱讀更多
2024-11-22
枡野俊明
編按:「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禪僧枡野俊明認為「凡事適度不過度」,每天改變一點點,就能培養幸福的體質。他希望透過新作《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幫助大家調整好日常生活,步上健康有活力的人生。學重視「適度」的概念,提醒人要不偏頗、不走極端。特別是身心不適的人,無論是飲食、工作、花錢、用手機等各方面,都要能從「不過度」的觀點,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只要能掌握適度的感覺,必定能減輕身心負擔。
閱讀更多
2024-11-22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27
Q:我是欣芹,今年60歲,老公59歲,打算明年60歲退休。我們結婚30年,一直住在新北市,育有29歲兒子跟26歲女兒,兩人都已獨立。老公多年來獨自住在桃園工作,但我們一直很恩愛,休假日時一起開車旅行,2個月前生日,我按慣例收到他的花慶生。沒想到1個月前,他居然說退休後想用退休金做點小生意,但我對金錢比較小心,擔心他一下被騙把錢花光,為此大吵一架,其後他就說,退休後資產各拆一半,我們各自走各自的。我問他是否要離婚,他說是的,還把開了家庭會議告訴兒女。我在他提出說要離婚之後,也低頭示好,跟他道歉,表示自己很過分,是否還跟以前一樣,照樣去桃園宿舍送小菜跟換洗衣服給他,他說好。我送去時他不在,不過晚上回住處後有回訊說收到了,也說了謝謝,但離婚的意志並未改變。他在那之後主動聯絡兒女,雖然女兒大哭不停,兒子生氣破口大罵,但他無動於衷!老公一直辯解,他從小聽父母的話,沒有反抗過,結婚之後也聽我的話,沒能主張什麼,這次拜託讓他能喘口氣,獲得自由人生,他很早就想跟我說,但是沒有機會!老公說的也沒錯,我因為辭去工作,所以把錢看得很緊,總希望多存點錢、早點把房貸還完,讓子女上大學無後顧之憂,也一一做到了。子女離巢後,也只想多存點錢,兩人可以無憂無慮地安享老後。我夢想他退休後就搬回家,大房子裡才不會永遠只有我一人,我一直覺得我們感情很好,做夢也沒想到會因為我不贊成他退休後創業而要求離婚!在他提出創業前,也曾有3個月沒回家,他的工作是精密機器營業,其實客戶都很固定,不需要忙到這個程度,看來都跟其他人在談未來想創業的事吧!內容我也完全不知道,或許他覺得我沒有能力參與他的第二人生吧!我除了很久沒工作,對於未來沒有固定收入的人生有些惶恐外,至今人生都以兒女及老公為重心,出遊也都跟老公一起,沒有特定嗜好或姊妹淘等,雖然我覺得可以重新學習,但我真的從沒想過丈夫會要用離婚來換取自由,實在太震撼了!我到底應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4-11-21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全球第一大蔓越莓品牌優鮮沛(Ocean Spray),致力將酸甜美味又具高營養價值的蔓越莓產品,帶到無數 追求 健康與美好的家庭中。除了食用與烹飪用途,蔓越莓在西方也成感恩的象徵––與所愛的人分享一餐、感謝豐收與過去一年所獲的祝福。為了傳達與分享感恩的品牌精神,優鮮沛首度舉辦「蔓活感恩季」
閱讀更多
2024-11-19
李偉文
以前的人 追求 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閱讀更多
2024-11-18
周冠男
散戶投資人喜歡高股息或高收益金融商品是全球性現象,不是台灣投資人獨有的迷思,投資標的配發現金收益時,投資人會非常「有感」,畢竟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相較於股票、債券、選擇權和期貨等每天本金大幅震盪、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賺到錢」的金融商品,投資高股息或高收益金融商品能收到現金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這正是心理偏誤的具體呈現,為什麼一定要拿到現金才是有賺錢,難道股票和債券帳戶裡還沒變現的錢不是錢嗎?
閱讀更多
2024-11-15
郭美懿
近日有立委爆料,揭露醫界聚餐「有情有義有粉味」,事後查證卻發現在場女性皆為女性醫師,且在專業領域各擁一片天。女醫們陸續在社群平台發文吐露心聲,表示醫師脫下白袍後應該也有打扮的自由,能以自己喜愛的穿著展現美麗自信。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也說,職場上的確需要專業形象,但只要公私領域劃分清楚,我們都應尊重,不該用刻板印象來評論。
閱讀更多
2024-11-14
吉川充秀
「連腳邊的一個紙屑都不撿的人,成得了什麼事?」── 森信三 (日本哲學家)撿垃圾可以累積運氣!沒有比這個更簡單更實際讓你好運的方法了!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