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NOW健康
腦中風是與我們生活距離很近的疾病,且好發年齡不斷下降,41歲的藝人納豆、不到40歲的健身網紅「筋肉爸爸」也都因腦血管疾病倒下。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5月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與民眾分享腦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閱讀更多
2022-05-10
郭美懿
50歲的楊太太3個多月來出現了躁熱盜汗、情緒莫名低落的情況,最尷尬是每當腹部出力時,總會不慎漏尿,嚴重困擾她的生活,求診婦產科,才知道這些都是更年期症狀。醫師提醒,更年期女性平日可適度攝取大豆異黃酮、黑芝麻、魚油、維生素D3來保養,若真無法緩解不適症狀,也不要羞於就醫,積極配合治療,才能與更年期和平相處。
閱讀更多
2022-01-05
NOW健康
疫情解封之後,全台路跑活動陸續舉辦,然而,前陣子台北馬拉松賽事卻出現幾名跑者身體不適、甚至出現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現象!醫師提醒,近日氣溫驟降,一旦保暖沒有做好,若高血壓、高血糖未控制良好的民眾,很容易造成心臟、血管的負擔,因此不建議在天冷之際從事劇烈活動。
閱讀更多
2022-01-04
NOW健康
天氣轉寒,男性手腳容易冰涼當心不舉。小林從年輕時就有手腳容易冰冷的問題,女友甚至因為他的手實在太冰冷,要戴手套才願意牽手。日前兩人相約到中部微旅行過夜,沒想到當晚氣溫驟降,兩人在棉被辦事還是感覺冷颼颼,更糟的是小林那晚之後竟然開始硬不起來,下半身思考能力明顯出現障礙。後來就醫檢查,才得知自己有末梢循環不良問題才導致無法正常勃起,所幸經中醫調理後,末梢循環改善了,四肢不再冷冰冰,小弟弟硬不起來的問題也隨之消失。
閱讀更多
2021-12-27
NOW健康
一般人認知的中風常會造成肢體癱瘓,引起家庭生活風雲變色,然而,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症狀比較輕微,有人甚至很快恢復,因此,多數民眾容易忽視。其實小中風可以說是中風的前兆,後續可能引發中風機率相對提高,必須加以嚴防。
閱讀更多
2021-12-13
NOW健康
入冬以來低溫不斷來襲,天冷血管過度收縮、血壓上升往往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發生!根據衛福部公布109年國人10大死因,心臟病是國人健康第2號殺手。醫師指出,除年紀大血管老化因素,一般人錯誤的飲食習慣、不運動,及高壓忙碌生活,都可能在體內埋下健康未爆彈。
閱讀更多
2021-11-29
陳炯瑜醫師
提醒大家,要活就要動,想要維持關節健康,別忘了多多訓練自己的肌力,避免長時間一直久坐或久站。如果出現關節疼痛、有咖咖聲,千萬不能一忍再忍,要盡快去就醫檢查,越早治療,才有機會避免關節繼續退化下去。
閱讀更多
2021-11-12
NOW健康
很多人一聽到「菜花」,都直覺認為是性生活混亂才會感染,事實上,菜花的傳染途徑並非只會經由性行為,醫師提醒,除了使用公共廁所,進出泡溫泉、三溫暖、游泳池等潮濕環境,也須格外留意衛生,避免被菜花感染的機率。一旦發現長出菜花,愈快接受治療,儘早將病毒殲滅,才能避免「春風吹又生」。
閱讀更多
2021-10-13
陳炯瑜醫師
大家有時候會不會也覺得自己的身體也會做氣象預報,每次開始這裡痛那裡痛,就知道應該又是要下雨或是天氣要變冷了。
閱讀更多
6/ 14
第 6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