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9
NOW健康
一般人感覺腹脹、腹痛時,通常會去掛肝膽腸胃科檢查是否罹患腸胃炎,或自行服用胃藥,卻不知這可能也是卵巢癌的初期症狀,雙和醫院婦產科温國璋醫師指出,在門診中就有許多腸胃科轉診過來的卵巢癌患者。
閱讀更多
2024-08-28
劉韋德律師
張榮發遺囑無效的訴訟,歷經3年終於結束了,多數人都只知道張國煒最後勝訴的結果,但若仔細看過判決書,可以發現張國煒贏的並不輕鬆,甚至是有點驚險,因為張榮發的遺囑確實有些瑕疵。
閱讀更多
2024-08-22
丁菱娟
前一陣子遇到一位女性朋友,她在職場上是女強人,每個人都覺得她勇敢、堅強、獨立、嫁了個好老公。尤其她經常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出遊、進出高檔飯店、享受米其林等級餐廳的照片,大家總是羨慕不已。但在一次聚會中,她竟然跟我說她得了憂鬱症,原來她在夫妻和子女關係上一直不符期望,我簡直驚得不敢相信。
閱讀更多
2024-08-18
林依榕整理
新青安帶動房市熱潮,但近期卻傳出銀行自發性陸續祭出「限貸令」,以及新辦房貸利率全面調漲;對此,金管會銀行局長莊琇媛受訪時表示,正在了解市場上是否真有房貸限貸現象,若為真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並會依此採取相應對策。而房市專家何世昌認為,這樣的現象將會為房市帶來4大衝擊,不過最可憐的恐怕就是租屋族「痛苦的日子才正要開始」。
閱讀更多
2024-08-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您覺得遺產是什麼呢?」如果您問我,我的回答是:「遺產是留給家人最後的禮物!」但如果家人為如何分這些禮物而意見不合,爭破頭並為此對簿公堂呢?有些家庭甚至為此衍生刑事案件,您知道嗎?其實分配禮物的遺囑,可以成為我們留給家人的「最後一封情書」~
閱讀更多
2024-08-13
彭冠宇
「In the words of the Scottish proverb, “Be happy while you`re living, for you`re a long time dead”― David Ogilvy, Ogilvy on Advertising這句蘇格蘭的諺語:「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的時間很長。」是奧美廣告創辦人之一的奧格威及我敬愛的老友孫大偉喜愛的名言。
閱讀更多
2024-08-07
郭美懿
人們透過節日祭掃來懷念逝去之人,朱全斌卻說自己罕至亡妻墓前,清明掃墓、平日三炷香也很少做,倒也沒有罪惡感。「有些人最難接受的就是這個人走了,我就失去了,但我覺得我沒有失去。」朱全斌說,當一個人對你的人生產生巨大影響,她便成為你身上的一 部份 ,「譬如我有些思維、說話的方式都受她影響,成為我的一 部份 ;所以有些部分的她是活著的,在我身上透過我活著啊!」
閱讀更多
2024-07-30
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陳宣安
編按:乳癌位居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1名,每12人中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一般認為歐美國家飲食高油、高醣,乳癌好發年齡應該比東方女性早,但其實台灣女性發生乳癌的平均年齡比歐美早,發生高峰落在45~69歲。不僅年輕患癌比例增加,乳癌死亡率在2016年已超越美國,近10年更是上升1.6倍,但美國卻在逐年下降。為什麼台灣女性罹患乳癌的人數越來越多?發生年齡越來越早?除了遺傳與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的接觸之外,衛福部調查也顯示,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肥胖和不接受篩檢等均與乳癌的發生有關。防治乳癌的關鍵是定期進行篩檢,但許多人卻因為害羞或擔心檢查會痛,錯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黃金時間。究竟乳房有腫痛或硬塊應該做哪些檢查?侵入性檢查有哪幾種、會痛嗎?
閱讀更多
2024-07-15
詹璇依
編按:財經主播詹璇依曾經是理財一竅不通的月光族,剛畢業時月入3萬元,卻把第一筆薪水拿去買名牌包,後來慢慢接觸投資理財,一開始也曾慘賠,直到學會用錢滾錢的「懶人投資法」,在堅持定期定額、逢低加碼下,3年賺到第一桶金。我們都知道,定期定額存股ETF可以走出微笑曲線,但隨著時間增加,難有效降低成本。小資族要怎麼突破這個瓶頸,才能快速壯大資產、達成3年獲利100%的目標呢?
閱讀更多
2024-06-23
黃秀美
這陣子,髖關節酸痛突然變成好熱門的健康話題,從蕭亞軒(44歲)、郁方(52歲)、盧秀燕(62歲)到李艷秋(66歲),都透露自己為髖關節酸痛所苦。也就是說:這波髖關節酸痛熱潮,從女明星,橫跨到勤走基層的女市長、熱愛運動的資深媒體人,年齡從40多歲到60多歲都囊括在內。
閱讀更多
2/ 30
第 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