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酗酒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60

59歲的她為痔瘡所苦多年!痔瘡雖小卻讓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tCol 2021-10-01

NOW健康

59歲的她為痔瘡所苦多年!痔瘡雖小卻讓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痔瘡是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10人9痔」之說其實並不誇張,根據統計罹患痔瘡機率接近9成。痔瘡症狀千變萬化,較輕微的症狀像是解便時出血、肛門搔癢及異物感,較嚴重時,會讓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

閱讀更多

7成發現胰臟癌患者,竟靠這奶茶揪出!日本醫界意外發現「癌王」小工具:關鍵是這個

tCol 2021-09-11

聯合報 記者黃惠群

7成發現胰臟癌患者,竟靠這奶茶揪出!日本醫界意外發現「癌王」小工具:關鍵是這個

編按:日本媒體報導,知名飲料品牌「午後の紅茶」奶茶,竟然成為日本醫界檢驗胰臟癌時的小工具!在照超音波前,讓患者先喝一罐「午後紅茶」奶茶,約7成民眾得以早期發現胰臟癌,日本醫界推測,可能是這款奶茶的「乳脂成分比例」,剛好最適合超音波檢驗。大阪國際癌症中心前副院長片山和宏認為,該款奶茶的乳脂肪比例可能比較合適,所以能夠協助到發現胰臟癌。而午後の紅茶製造商則是回應,當初製造商品時並沒有想到能這樣使用,但希望客戶能遵照醫師的指示。

閱讀更多

Delta突破性感染,AZ莫德納BNT保護力誰最好?這4族群易被突破,3症狀不能輕忽

tCol 2021-09-10

李易紓

Delta突破性感染,AZ莫德納BNT保護力誰最好?這4族群易被突破,3症狀不能輕忽

Delta變種病毒突破性感染屢屢發生,更已入侵社區,雙北多所國中小停課,雖然台灣截至9月8日累計接種1166萬劑新冠疫苗,AZ接種719萬劑,莫德納376萬劑,高端69.3萬劑,第一劑覆蓋率約已4成,但仍需再拉高整體覆蓋率,才能應付變種病毒的來襲。目前以AZ疫苗貨源相對穩定,BNT也陸續到貨,但莫德納疫苗卻遲遲未再抵台,有專家示警,第一劑莫德納接種完後12周,保護力恐會逐漸失效,讓已經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的民眾非常憂心,第二劑是否會拖過期。

閱讀更多

婚姻幻滅、150多萬債務他都挺過來!真正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熱愛生活

tCol 2021-09-03

慕新陽

婚姻幻滅、150多萬債務他都挺過來!真正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熱愛生活

只有承受人生的顛沛流離,才能迎來溫暖明媚的自己。

閱讀更多

走路隱隱作痛,小心膝關節「蛀洞」!醫:預防保養的4個方法,開始做都不嫌晚

tCol 2021-08-25

李易紓

走路隱隱作痛,小心膝關節「蛀洞」!醫:預防保養的4個方法,開始做都不嫌晚

65歲的宋太太,半年前跌倒後走路和爬樓梯時,右側膝關節總是隱隱作痛,使用玻尿酸和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等保守療法,都未見改善,每天走路痛不欲生,症狀嚴重到日常生活都需要拐杖輔助。

閱讀更多

他被奶媽全家性侵3年:我不能改變痛苦回憶,但能告訴正受苦的人世上仍有善意

tCol 2021-08-20

陳潔晧

他被奶媽全家性侵3年:我不能改變痛苦回憶,但能告訴正受苦的人世上仍有善意

我三歲的時候被四個人性侵。我被迫和性侵我的人住在一起三年,直到五歲,才脫離他們掌控。我決定要面對這些黑暗的回憶。我要站在我成長的土地上,擊敗我的過去。無論它多恐怖、多荒謬、多不堪,我要凝視著它,正面迎戰它。奶媽、奶爸與他們的兒子和女兒性侵我,將我作為他們的性玩具。

閱讀更多

議員唐慧琳胰臟癌逝世,「癌王」三四期症狀有哪些?醫:「高糖」要不得,2種維生素很重要

tCol 2021-08-18

李易紓

議員唐慧琳胰臟癌逝世,「癌王」三四期症狀有哪些?醫:「高糖」要不得,2種維生素很重要

新北市議員唐慧琳今年7月不敵胰臟癌三期逝世,享年49歲,胰臟癌會被稱為「癌王」,最關鍵就是5年後存活率幾乎不到20%,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7。細數過去包括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三大男高音帕華洛帝,台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資深名嘴劉駿耀、演員李麗鳳都備受胰臟癌之苦,究竟要怎麼早期發現胰臟癌的危機上身呢?

閱讀更多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不足以談人生!父去世、公司快破產:那些打不倒你的會讓你更強大

tCol 2021-08-16

慕新陽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不足以談人生!父去世、公司快破產:那些打不倒你的會讓你更強大

有的路,走著走著就走通了。黑的夜,熬著熬著就天亮了。那些打不倒你的挫折,終究會讓你更強大。

閱讀更多

你在「養生」還是「養病」?擺脫5種生活習慣,就能避免代謝症候群、晉升健康勝利組

tCol 2021-03-19

洛桑加參

你在「養生」還是「養病」?擺脫5種生活習慣,就能避免代謝症候群、晉升健康勝利組

好的生活習慣能調控基因表現,這是養生。而不良的生活習慣日積月累,年輕時不一定看得出異狀,但如同水庫一般,等那些水啊、泥啊、垃圾啊,積到了超過安全標準,隨時就有可能崩潰。養成糟糕的生活習慣,相當於是在「養病」,養出各式各樣的生活習慣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