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今周刊編輯團隊
2018年初,為了照顧高齡94歲的父親,儘管家中已有多位護理師、外傭,花旗(台灣)銀行前董事長管國霖,在眾人喟嘆聲中離開花旗,扛起陪伴責任。「只要在兩岸三地,不管會議多晚結束,我一定是當天回台北。」7年來,照料父親點點滴滴的時光,就像午後陽光,閃閃發亮地溫暖著他。
閱讀更多
2020-06-17
NOW健康
現年58歲從事 金融業 男性,有聚餐熬夜習慣,平時也都是外食,6年前接受健康檢查時,自述經常便秘與漲氣,腸胃鏡檢查發現有癌症前期瘜肉,幸好立即處理,加上改善飲食習慣下,後來大腸都沒有出現異狀。營養師提醒,喜好吃肉少吃蔬菜,加上運動量少,腸胃蠕動慢,大腸癌很可能找上身。
閱讀更多
2020-04-08
宋炎本
保障險務必在生活費之後便優先買足,因為萬一真的下一秒就出事,你才會有大錢應急。有人會問,連緊急預備金都還沒存,就要買保障險?萬一臨時要額外用點錢怎麼辦?我的答案是:「借!」
閱讀更多
2020-03-1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
日前有一位剛邁入40歲的 金融業 外匯經理人,有定期來院內全身健檢的習慣,近期卻發現異常紅字,「我最近除了頭痛胸悶還伴隨著頭暈目眩,以為是年紀到了,體力不如從前,就沒有太在意。」原來是因為工作升官,體力與時間幾乎投資在工作上,應酬量更是大幅增加,三高指數猛然飆升,進而深入檢查出血管有硬化、阻塞的跡象,所幸有良好定期健檢的習慣,才能迅速揪出原因。
閱讀更多
2020-03-05
林思宇
最近壓力大、頭暈、喘不過氣、有胸悶症狀?小心是二尖瓣脫垂!而二尖瓣脫垂乍聽之下很嚇人,但其實嚴格來講它不是疾病,雖會影響生活品質,但不會有生命危險。由於心臟對外界反應很敏感,醫師建議,若能規律運動、適時紓壓等,可減緩發作機會。
閱讀更多
2019-12-09
根本裕幸
我認為「感謝」是療癒罪惡感最有效的方法。感謝的能量淨化了罪惡感,並與其背後的愛直接連結。換句話說,「感謝」就是「愛」。
閱讀更多
2019-12-03
陳相州
近年來「存股投資」逐漸成為一門顯學,至於存的是什麼類股,卻眾說紛紜,有人建議傳產股、有人喜歡金融股、有些人則主張投資ETF,到底哪個類股才是最優選?本篇文章以存股投資中最熱門的兩大族群,分別是「金融存股」及「ETF」來做比較
閱讀更多
2019-10-03
郭恣安
蔡宗汶(River)與朱璟雯(Amy)在 金融業 工作近20年,夫妻倆年薪雙雙破百萬,更已拿到退休金門票。但人人稱羨的管理職,卻得日日面對職場折衝,無力感讓他們決定逃脫,4年前創業賣義式冰淇淋,為人生下半場開啟新局,也應許人生:「過去為別人決定不開心,現在開不開心自己決定。」
閱讀更多
2019-08-20
許雅綿
「原來不用付出勞力,就可以賺到錢,」從小在南部長大,40歲就已經財富自由的股魚回想,國、高中的時候,只要放假都在打工,過著做一天工、領一天薪的生活,有時候工作一整天才領到150元,「錢真的很難賺!」
閱讀更多
2019-07-08
愛長照
準婆婆似乎仍然沒有意識到未來的長照問題。很多媳婦熬成婆之後,好像都忘了會有老到走不動的一天,把可能會「長照」你的媳婦看成「天敵」。
閱讀更多
8/ 10
第 8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