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趙閎毅
想不起來別人的名字、翻遍包包找不到鑰匙、忘記今天跟朋友有約...每個人的記性都可能「凸槌」,會是失智症嗎?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十大警訊,提醒民眾及早注意!
閱讀更多
2023-05-26
郭美懿
台灣將於2025年邁向超高齡社會,屆時全台逾2成人口將超過65歲,也就是每5人就有1人是高齡人口,如何因應超高齡化社會,將成為政府的重要政策議題。
閱讀更多
2023-05-24
郭美懿整理
開始旅行,永遠都不嫌晚!美國有位阿嬤深居在俄亥俄州,85歲某天她提起自己從未遠行的遺憾,激發孫子「應該為阿嬤做點什麼」的念頭。嬤孫兩人就此展開壯旅,花7年半踏遍全美63座國家公園,近日兩人造訪太平洋上的美屬薩摩亞國家公園,為這段史詩般的旅程劃下完美句點。
閱讀更多
2023-05-18
丁菱娟
年過50後的我們正在逐漸老去,父母老化速度卻比我們更快速,甚至更接近人生盡頭。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年過50後的人都需要面對。不管你願不願意,父母需要我們照顧的時刻,刻不容緩。
閱讀更多
2023-05-14
郭美懿整理
當親愛的家人走到生命終點,許多人總面臨該盡全力搶救或讓對方沒有痛苦離世的兩難。知名主持人利菁在母親節前夕發文,自責為了留住病母,讓醫師為媽媽插上鼻胃管延命,更為了不讓媽媽拔掉管子而綁住她的手,人生最後3年不能吃、不能說、不能動猶如「酷刑」。有醫師便呼籲,生命是為了享受人生而繼續,應尊重病人主張,維持生命最後的尊嚴。
閱讀更多
2023-05-09
郭美懿
食藥署預告將修改農藥殘留規定,增訂日本草莓常用農藥「氟尼胺」、「克凡派」的殘留劑量,加上近期美式大賣場毒莓果事件,引發民眾關切。對此營養師建議,食用草莓前可先浸泡3至5分鐘,使農藥溶解,再以流動清水清洗,藉由水流帶走殘留的農藥。
閱讀更多
2023-05-04
郭美懿
健康飲食要多吃菜,若有減重、減醣等需求,更需要減少澱粉的攝取,不過在眾多蔬菜食材中,卻有許多「偽蔬菜」隱身其中。像是火鍋「菜盤」裡的芋頭、南瓜,便當「三色豆」裡的豌豆仁、玉米粒,都歸類為澱粉;其他如山藥、蓮藕、菱角、栗子、荸薺、皇帝豆,以及紅豆、綠豆、薏仁等,通通都算是澱粉類。
閱讀更多
2023-05-02
謝富旭
昨日(2021年10月26日)我在台北市與許多朋友分享「如何用股票投資存退休金」。我認為值得與《存股助理電子報》的訂閱戶分享演講內容。每個人都渴望追求財富,但卻對財富內涵欠缺深刻的理解。其實「Mr. Money」的個性與脾性遠比我們想的要難以捉摸。
閱讀更多
2023-04-12
郭美懿
國人外食比例接近7成,尤其早、午餐比例最高,但用餐「老是在外」往往吃進過多油脂與醣類,又因蔬果攝取不足而缺乏膳食纖維。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缺乏膳食纖維易導致便秘、累積毒素,可透過高纖蔬果補足,除了地瓜葉、菠菜等「深綠色蔬菜」,牛蒡、香菇、黃秋葵與苦瓜的排名竟然遙遙領先。
閱讀更多
2023-04-03
今周學堂
陳敏莉觀察,台灣部分已婚女性可能因為風險意識比先生高,但無法與先生取得投保共識,因此,為自己買了許多保險,卻疏於讓身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先生把風險保障規畫做足;另一個常見的極端則是,過度把保險預算重心放在配偶或子女身上,疏於照顧自己的風險保障⋯⋯
閱讀更多
8/ 30
第 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