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9
陳豐年
2010年間,已經高齡79歲退休的老王被A銀行以電話告知定存快要到期了,所以就前往銀行,打算要辦理續存。到了A銀行後,理財專員小黃在幫老王處理定存的事情時,就跟老王說:「伯伯,我看你的錢一直存在定存耶!但是現在投資型保單的利率隨便都比定存還高,而且年齡超過80歲就不能再購買投資型保險囉!看你要不要乾脆把錢拿來買投資型保單還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3-10-26
簡大為
提告、做筆錄、進入偵查,在不斷努力下,終於說服檢察官對那個逃跑的業務員發出拘票,而明天就要與被告開庭交鋒,我便約了當事人來事務所進行演練。在國外工作的兒子沒辦法一起來,陳爸只好自己前來赴約。
閱讀更多
2023-09-05
鄭鴻達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預計2055年更將超越日本,與韓國並列「全球最老國家」。面對高齡化為勞動力帶來的挑戰,勞動部推動「職務再設計」措施,鼓勵企業改善工作條件及調整工作方法,讓中高齡者勞動力得以充分再利用。
閱讀更多
2023-08-17
資深保險經紀人 廖嘉紅(R姐)
老客戶李先生擺個小攤賣湯包20年,生意不錯。昨天去他家聊到退休的話題,才知道60歲的李先生在賣湯包之前有5年的勞保投保年資,自己擺攤後就沒有繼續投保。直到民國97年10月1日國民年金開辦後,繳費單寄來他就乖乖的繳了13年。
閱讀更多
2023-07-09
黃明惠 整理
作家黃大米日前在臉書發文,整理網友分享的「路邊攤隱形富豪」。像是早餐車 阿伯 擁有一整排出租房、賣便當阿姨可以買下天母12間房,無論是在路口賣小吃,或是撿回收,他們都可能是表面上看不出來的有錢人。巧合的是,這些分享的故事幾乎一半以上都是賣傳統小吃,讓不少人直呼是「因為不用繳稅」;但也有人認為,其實重點在於「勤儉持家」。其中,有個賣肉圓的攤販老闆娘,她50年內用現金買了10間房,但兒女都不想接她的肉圓攤,喜歡去有冷氣的地方做月薪3萬的工作,因為覺得「等遺產就好了」。
閱讀更多
2023-06-30
謝雪文(雪兒Cher)
如果你是單身,很適合一個人旅行,不一定要離開城市,不一定非要熱門景點,拜訪一座陌生的城鎮,不用做太詳盡的規劃,不找朋友,也不找熟人,就你,就帶著自己去旅行。
閱讀更多
2023-06-20
林慧詩
「誰說拉小提琴一定得穿燕尾服?黑手一定要吃喝嫖賭抽?」已經72歲的呂振裕,總是用這句直白的反差破題,讓外界快速認識他這個人。32歲才開始學小提琴,「只要開始就不嫌晚」的態度,呂振裕憑著對古典樂的熱愛,他從巷口到成功登上小巨蛋演奏,甚至引起國際媒體CNN的關注,他究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讓我們近距離認識這位江湖傳奇。
閱讀更多
2023-06-19
陳子萱
從電唱機到智慧手機,英語教父賴世雄長年為自己打造英語環境,但其實不論媒介為何,「敢」才是關鍵。他的「敢」其來有自,先天來自幼時調皮;後天,則源於大學摯友的啟發。
閱讀更多
2023-06-16
林秋芬、鄧學仁、潘雅惠
面對衝突,許多人採取不同的策略。有人逃避、有人攻擊、有人溝通未果……老胡和妻子翠花的生命經驗,就是一場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的故事。
閱讀更多
2023-05-23
賴俊佑
「我知道我兒子對我很孝順,不忍心讓我知道,我也就配合你們演一場戲。」阿輝伯默默地說著。明伯上個月被診斷為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多發性骨頭及內臟轉移。一開始是骨科會診。明伯因為全身骨頭痛到難以行走,被急診收治骨科。骨科抽血,才意外發現攝護腺抗原指數(PSA)1數值,竟高達近一萬。當天,我趕著晚上回總院看門診。本來專科護理師幫我安排隔週,等我回鄉下後,再做切片檢查,不過考量到 阿伯 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不適合再拖一個禮拜,我拜託我們醫療團隊在下午門診後,立即幫我安排。
閱讀更多
2/ 9
第 2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