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5
NOW健康
在《台灣靈異事件》影集中,飾演「鐵頭」警官而走紅的汪建民,不幸於10月7日死於肺腺癌,享年56歲。他於8月底參加電視節目,分享抗癌經歷,自己不菸不酒,但年輕時就有習慣性咳嗽,但並未積極就醫,也未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他呼籲大家重視健康,不可輕忽身體狀況。
閱讀更多
2024-10-14
郭美懿
別讓家人陷入「救與不救」的煩惱與道德綁架!《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於2000年通過,據衛福部統計,截至今(2024)年9月為止,我國預立安寧緩和意願累計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分析今年簽署的6萬5151人次,最大宗落在60~69歲、達16427人;其次為70~79歲(13070人)與50~59歲(12230人)。觀察也發現,過往簽署安寧意願者多為40歲以上年齡族群,但今年4月起開放健保卡線上簽署之後,20~29歲年輕族群表達安寧意願則出現上升趨勢,顯示大眾對「善終」更有概念。
閱讀更多
2024-10-09
數位內容部整理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 離世 ,享年56歲,傳生前欠下2000萬巨債,債主超過20人,他幾年前一度跑路、還被黑道圍堵,工作停擺又罹癌,連醫藥費都難以負擔。汪建民的妹妹,長期照顧長年中風失智的母親,在哥哥走後發文,希望被汪建民欠錢的「朋友們」不要來找家人:「哥哥下輩子再還大家」。家人欠下鉅款後 離世 ,當家人的就要扛起債務還債嗎?
閱讀更多
2024-10-09
翁申霖 整理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 離世 ,享年56歲,而現年75歲的台灣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也曾在2005年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透過積極治療及注重養生,林百里這19年來未見癌細胞復發,顯見抗癌相當成功,他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原文刊載於2024/8/23,更新時間為2024/10/9)
閱讀更多
2024-10-08
NOW健康
編按:以華視《台灣靈異事件》鐵頭警探一角走紅的男星汪建民,驚傳於昨(10/7)日晚間病逝,享年56歲。汪建民在去年10月因背部劇痛,檢查發現罹患肺腺癌4期,今年7月傳出癌細胞擴散至頸椎、脊椎,連腦部也出現2顆腫瘤。他受訪時曾透露,常走幾步就得停下來休息,由於右肺有大顆腫瘤,會影響呼吸,因此體力極差,「比較麻煩的是,腦中的腫瘤會導致癲癇,治療過程中要吃抗癲癇藥,否則連走路都會摔倒,曾在家癲癇發作,完全失去意識,送醫住了5天」。一路支撐他的,是已經85歲罹癌又失智的母親,汪母2010年得了淋巴癌,5年後又因中風引發失智症,汪建民與妹妹合力照顧,坦言最怕妹妹說:「我不幹了」,也怕安養中心打電話來說:「你媽媽我們照顧不了。」他先前曾透露,母親14公分的淋巴腫瘤,化療4年後已好轉,深信自己能夠挺過難關。治療期間因腫瘤慢慢變小,甚至可以工作,狀況一度好轉。不過他1個多月前再度入院,遺憾挺不過難關,於昨晚間安祥辭世。汪建民曾表示,他平日不菸不酒,竟也罹患肺癌,引發國人對於肺癌的關注。醫師表示,隨著NGS檢測納入健保,無論是常見或罕見的變異基因,肺癌病友都有機會及早發現,但期待相對應的藥物也能加速給付,提高癌藥可近性,避免陷入「有藥無法用」的窘境。
閱讀更多
2024-10-07
梁順子
編按:作者梁順子女士,從37歲開始擔任首爾訓誡所教化委員,晚年透過演講、個人諮商和寫作度過餘生。2010年罹患大腸癌後,雖歷經兩次手術,仍於2014年辭世,享壽73歲。《人生的公式》是她65歲時寫的暢銷書《人生九段》(인생 9단)的再發行,該書至今已銷售超過50萬冊。「要拔釘子時只有槌子,要煮火鍋時卻只有煮麵大小的鍋子,肯定會很吃力。」這時若能透過一些合適的「工具」,將會比徒手更容易解決問題。人生也是,雖然很苦很累,但跟數學一樣,有公式才好解題。練習「寫遺書」,能讓我們活得更加輕鬆、坦率。把你的牽掛和執著全都吐露出來,就可以平順安心。
閱讀更多
2024-10-02
鍾灼輝
編按:根據作家鍾灼輝著作《好好走向終點線:人生最重要的10個終活練習》所述,終活,指的是人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積極思考和計劃如何度過剩餘的時間,並且為自己和家人做好準備。終活的核心理念是以自己的意願和價值觀為中心,為生命最後的章節做出適切的安排。許多人誤以為終活關注的是一堆死亡前的實務安排,例如處理遺囑或葬禮等事項,但其實終活更關注個人的心靈需求和情感層面。 終活鼓勵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完成未竟的夢想,建立更深厚的家人和朋友關係,並為 離世 做好心理和情感上的準備。不論你現在處於生命的哪個階段,都應該思考並做好這方面的準備。如果將人生視為一段旅程,終活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能以更有意義的方式走完這段人生旅程,並給留下的人帶來和平和安慰。終活提醒我們,生命的價值在於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關懷,以及我們在有限時間內做出的積極貢獻。 這種實踐不僅能讓人更滿足和幸福,也對身心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因此,終活不應被視為令人沮喪的話題,而應被看作是提醒我們珍惜生命、追求個人滿足和幸福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4-10-01
郭美懿
夫妻帳戶共用是常見的事,但若銀行帳戶持有人過世,配偶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便逕自領出存款,就是觸法!新竹一位蕭姓男子身後留下進千萬遺產,其陸籍配偶陳女卻持蕭男生前交付的存摺、印章,私自到銀行取款,前後共計約887萬元,事後遭蕭男家屬提告。新竹地院依行使偽造私文書等罪,判處有期徒1年。陳女因為不想被入獄,將侵佔的遺產全數歸還,並另賠30萬,取得家人和解,最終獲緩刑3年。
閱讀更多
2024-10-01
鍾灼輝
終活,指的是人們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積極思考和計劃如何度過剩餘的時間,並且為自己和家人做好準備。終活的核心理念是以自己的意願和價值觀為中心,為生命最後的章節做出適切的安排。
閱讀更多
2024-09-28
劉韋德 律師
上個月,小光來遺囑協會請求代擬遺囑服務,他的故事讓我覺得溫馨,但又有些令人心酸。他說小時候父親因意外去世,母親也離家拋棄他們,所以小光從小與姐姐相依為命。小光說自己不太會讀書,高職選了餐飲科,畢業後在一家餐廳當助理,後來做到主廚,工作多年下來也存了一筆錢,但由於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所以至今未婚。他來到協會的目的是尋求遺囑協助,他希望自己如果哪天遇到 離世 ,能將財產做最好的安排。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