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郭美懿
84歲邱爺爺患有雙膝退化性膝關節炎,起初不以為意,心想人老了,活動總是不如年輕時靈活。但2年多來,疼痛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他在家人鼓勵下決定接受雙側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雙腳彎曲活動度極佳,完全看不出才剛經歷過手術。醫師呼籲,許多長者因為害怕開刀長時間忍痛,不僅降低生活品質,更因為肌力嚴重衰退導致跌倒的風險增加,其實只要術前嚴謹評估、術後良好照護,像邱爺爺這樣的高齡者,依然能「勇腳」順行。
閱讀更多
2024-02-23
Dr. YOUTH 金裕洙
肚子痛時,通常很難準確地知道哪個部位有問題,但膝蓋的話,痛的部位就是最大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4-02-22
NOW健康
每個人的眼周會有不同變化,像是臥蠶、淚溝及眼袋等,有的是先天的,有些則是歲月的痕跡,並非所有都是不受歡迎。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翁日升醫師指出,臥蠶、淚溝和眼袋各有不同特徵,其中臥蠶是最為討喜的,至於較顯老、顯得沒精神的淚溝及眼袋,則可以透過填充物或手術療程來改善。
閱讀更多
2024-02-02
NOW健康
眼袋下垂讓人視覺年齡顯老10歲,即使每天睡飽飽、精神抖擻,仍常因眼周問題難擺脫疲憊感。如想改變這種情況,可以考慮透過醫美療程來解決困擾。
閱讀更多
2024-01-09
NOW健康
膝關節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膝蓋的十字 韌帶 群是負責維持膝關節穩定最重要的2條 韌帶 。通常前十字 韌帶 受傷時腫脹、疼痛感明顯,而位於較深層的後十字 韌帶 拉傷初期較易被忽略,直到日積月累損耗嚴重時,膝關節鬆動才引起發炎疼痛。
閱讀更多
2023-08-25
NOW健康
許多人聽到「五十肩」就認為這是只有中老年人才會有的毛病,崇心復健科診所趙明哲醫師指出,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肩膀病症,不僅限於中老年人,即使年輕人也可能會罹患五十肩。倘若不加以治療,病情可能嚴重影響日常動作,給生活帶來更大的困擾。
閱讀更多
2023-07-28
偉文隨筆
下背痛除了明顯的突然外力受傷之外,大多是慢性發炎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常常一開始是支持脊椎穩定度的肌肉、 韌帶 拉傷或痠痛,變得沒有力量,再慢慢進展到脊椎的椎體本身產生結構性改變,像是椎間盤突出、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等。
閱讀更多
2023-05-26
陳炯瑜醫師
網路上謠傳,吃B群可以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陳炯瑜醫師說明,B群是8種維生素的總稱,包含菸鹼酸、泛酸、葉酸...等等,維生素之間彼此會分工合作,幫助身體的運作與正常代謝,此外也能幫助把碳水化合物,直接轉換成葡萄糖,成為人體可以使用的能量。
閱讀更多
2023-02-24
郭美懿
近日又濕又冷的天氣,讓許多人覺得常肌肉、關節痠痛,更有不少民眾表示,身體舊傷處變成「氣象台」,很無奈也很痛苦。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曉惠指出,天冷時,活動意願降低,而久坐的機會則相對增加,尤其是家中老人家,若本身有退化性關節炎,或是原來的舊傷未完全痊癒,就容易有痠痛增加的趨勢。
閱讀更多
2023-02-21
NOW健康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2/ 10
第 2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