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
郭美懿
浩鼎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週四(12/29)上午10時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9點他還在跟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半小時後自美接獲噩耗,員工無比震驚,不敢置信。而日前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疑因天冷引發心肌梗塞,在台中高鐵發車31分鐘後,早上10點10分突然失去意識,列車臨時停靠桃園站,桃園站駐站護理師及警方10點13分到場,當時卓俊雄已無呼吸心跳,醫護隨即施以急救。4分鐘後、10時17分救護車抵達,將卓俊雄送往桃園聯新醫院搶救,可惜仍回天乏術,享年55歲,亦震驚金融圈。卓俊雄從報警到送醫歷經102分鐘搶救,卻仍救不回生命,浩鼎董事長張念慈半小時前還在通電話、半小時後就猝逝,面對心肌梗塞、心臟病發作,我們能怎麼自救?
閱讀更多
2022-12-21
郭美懿整理
冬至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吃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也象徵「又長大一歲」。但湯圓為糯米製品,是高澱粉、高油與高糖的組合,且吸水率強、黏性極高,在腸胃裡的蠕動較慢,大量食用容易讓無法分解的澱粉在腸道裡造成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腸胃不適,食用時需格外小心。
閱讀更多
2022-12-06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我的人生沒有太多幸運,中獎的好事從來不會輪到我,卻在十二年間,確診了三次癌。「不會是我啦!」菸酒檳榔長年在手,即使被牙醫警告口腔有纖維化的情況,也總是心存僥倖,依然故我。
閱讀更多
2022-10-30
張振榕, 林莘妮
門診時,因應病情需要的時候,我會建議病人照胃鏡,但是對於照胃鏡的恐懼,時常會在病人做與不做的猶豫掙扎之間顯露無遺。「上次做胃鏡好不舒服,以後都不想做了!」、「隔壁陳媽媽說做胃鏡很可怕……」、「除了照胃鏡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嗎?」(口氣通常很絕望)
閱讀更多
2022-10-15
中時新聞網 記者陳駿碩
不菸不酒也沒有家族病史,癌症究竟為何找上門?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分享病例,一名女患者一直不解自己為何會罹患 食道 癌,後來才發現,原來她和多數亞洲人一樣,「喜歡喝熱的東西」,甚至追求燙口的程度,「她覺得可以殺菌,腸胃道比較舒服」。
閱讀更多
2022-08-19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74歲的成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59歲時確診乳癌,化療後身體暫時恢復,然而2019年發現癌症骨轉移,且已到第四期,若不做治療處置,醫師評估存活期只有半年到一年。當安寧之母成為安寧病人,趙可式坦然面對,身為晚期癌症的病人,她已做好5個準備,迎接終點。
閱讀更多
2022-06-27
陳亭均
2022/6/27編按:第3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本週六(7/2)舉行,史上最年輕三金(金曲、金鐘、金馬)得主盧廣仲,二度挑戰歌王寶座!他時隔5年推出《勵志論》入圍4項大獎,包括最佳華語男歌手獎、最佳編曲人獎、最佳作曲人獎以及最佳MV獎。他說,《勵志論》做了很多挑戰,因此他每項獎項都想拿、這也是對團隊的肯定!談到盧廣仲,這位給人感覺質樸、沒有半點明星架子的歌手,他的創作、他的人生觀,與他從小在台南鄉下和公嬤叔伯、數代之間的互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連結。(原文刊載於2018/2/12,更新時間為2022/6/27)
閱讀更多
2022-06-01
陳志銜醫師
天天蹲馬桶,吃了益生菌、火龍果,卻還是「嗯」不出來?其實便秘不只會影響腸道健康,更有可能導致心情低落、憂鬱!
閱讀更多
2022-05-12
NOW健康
林小姐從去年底開始,陸續有乾咳跟吞嚥卡的症狀,以為是胃 食道 逆流,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肝膽腸胃內科就醫,醫師就建議林小姐接受上消化內視鏡檢查。但因為症狀輕微,林小姐都自行買藥控制,直到3個月後,終於接受胃鏡檢查,於胃鏡下發現胃 食道 交接處有腫瘤,輔以窄頻影像技術診斷,同時接受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癌症細胞,目前已完成手術同時接受化學治療中。
閱讀更多
2022-05-05
郭美懿
進入5月後氣溫逐漸上升,適時補充水分,可避免脫水造成身體不適。但醫師提醒,消暑解渴最好選擇純水或礦泉水,若想增加清涼感可喝氣泡水,但建議選擇成分單純、不加糖或其他添加物者,才能避免喝進過多糖份,而腸胃不好的人也要避免飲用氣泡水,以免引發胃 食道 逆流或腹脹。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