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陳炯瑜醫師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脊椎在長時間反覆使用下,本來就會出現退化情形。但究竟女性,是不是真的更容易骨質疏鬆和長骨刺呢?答案是殘酷的:是。
閱讀更多
2022-05-26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中年以後「懶得動」,帶來健康危機!30歲後,人體肌肉的質與量發生改變,如果發現皮膚開始鬆弛,或是平衡變差、容易跌到,未必是因為年紀,而是由於肌肉流失的關係。白雁老師提醒:「活動量少,運動不足,就容易發生肌少症。」女生想要更健康、變漂亮,一定要懂得疏通身體、調動元氣的保養方法。
閱讀更多
2022-04-22
NOW健康
為紀念發現巴金森病的英國醫師詹姆士.巴金森(Dr. James Parkinson),歐洲巴金森病協會於1996年將巴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日」。至今,「世界巴金森日」已是全球醫界與病友的重要紀念日,各地均會舉辦巴金森關懷活動,期望人們更認識這個疾病,也幫助病友及照顧者與病共處。
閱讀更多
2022-04-1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王小姐自從35歲生完小孩之後,突然體會了什麼是腎氣虛,時常腰痠、腰閃到、腳扭傷,下班後都感覺身體被掏空,像洩了氣的球,30幾歲已經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醒,亞洲人運動少、怕曬太陽,骨質更容易流失。特別是年過40的人,應該更積極預防骨質疏鬆,建議練氣功補腎養骨,腎氣一足,人有活力,會明顯感覺自己回復到年輕時的狀態。
閱讀更多
2022-02-17
郭美懿
人體的骨量在35歲開始走下坡路,40歲到59歲是人一生中骨骼疾病風險升高最快的時期,尤其50歲以後,平均有1/3的女性、1/5的男性就會發生一次骨折,其中最大的風險因子就是骨質疏鬆。
閱讀更多
2022-02-08
黃惠如
走路太平凡了,畢竟多數人都會走路,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創造多走路的機會。最新科學發現,只要前腳接著後腳一步步往前走,走六個月,就能將大腦裡的時鐘往回轉。
閱讀更多
2021-11-08
照護線上
今年50歲的王女士是一名鋼琴老師,半年前手指關節開始出現腫脹疼痛,導致彈琴時頻頻錯音卡頓,原本彈得很順暢的曲子也變得斷斷續續;加上最近早上起床後,手指變得更僵硬,甚至影響手指靈活度無法彈琴授課,只能等到下午疼痛舒緩才繼續教書,讓她感到相當苦惱!
閱讀更多
2021-10-21
NOW健康
1名65歲女性,丈夫過世多年,孩子鼓勵她尋找第二春。然而更年期後,陰道變得較為乾澀,也逐漸萎縮,加上喪偶後已有8年沒有性行為,因此即使認識了新的另一半,床事方面卻卡卡不順,且有性交疼痛的困擾。藉由陰道洞口切開手術,結合陰道雷射和電刺激,並搭配塗抹私密處動情素(植物性女性荷爾蒙),經3個月的復健後,婦人順利重拾床笫之歡。
閱讀更多
2021-10-19
照護線上
這天上午,70多歲的張女士前往公園運動,走下台階時,不小心滑了一跤。「唉呦!」躺臥在地的張女士握住右手手腕,一臉痛苦。鄰居見狀,連忙趕過來七手八腳地扶著身子讓她坐起來。「啊呀!」才剛坐起身,張女士的臀部中央又是一陣劇痛,讓她哇哇大叫。
閱讀更多
2021-09-17
照護線上
李女士是活動力很好的人,到了六十多歲依舊忙進忙出。這天她如往常般彎腰搬起一個箱子時,突然感到背部劇痛,整個人跌坐在地,完全站不起身,最後只能在救護人員的協助下抵達急診室。
閱讀更多
3/ 9
第 3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