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分享

顯示第 2812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保健食品能預防失智?李偉文:不如把錢省下來,多思考,多看書,多分享、多跟人接觸

tCol 2024-06-26

偉文隨筆

保健食品能預防失智?李偉文:不如把錢省下來,多思考,多看書,多分享、多跟人接觸

2018年任職日本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的飯塚醫師,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論文,證明下圍棋對於抑制認知機能衰退,也就是在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都有效果。

閱讀更多

她帶老公搭郵輪120天環遊歷險,重拾相戀興趣、幸福往事,攜手圓夢:50後,要當懂生活演員!

tCol 2024-06-25

林暐鈞

她帶老公搭郵輪120天環遊歷險,重拾相戀興趣、幸福往事,攜手圓夢:50後,要當懂生活演員!

「50歲後,只是人生的中間點!」剛從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一職退休的周祝瑛如此說道。她在去年帶著先生一起搭上郵輪,展開120天的環遊歷險,不僅看見新奇事物、相遇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夫妻倆更重拾相戀時學跳探戈的興趣,在滿滿回憶的幸福往事中,攜手共同圓夢。

閱讀更多

成績不好的孩子比學霸更孝順「整條街都他帶去看病」!比起每月給孝親費,陪伴父母更珍貴

tCol 2024-06-24

郝旭烈(郝哥)

成績不好的孩子比學霸更孝順「整條街都他帶去看病」!比起每月給孝親費,陪伴父母更珍貴

父母親不僅需要孝親的金錢,父母親更是需要陪伴的時間。

閱讀更多

退休至少要存600萬!50歲才開始怎麼做?達人教用「勞保勞退年金一次領」,只花5年月領7萬被動收入

tCol 2024-06-24

張泰北

退休至少要存600萬!50歲才開始怎麼做?達人教用「勞保勞退年金一次領」,只花5年月領7萬被動收入

近日看到一篇社團的文,讓我心有所感,文中大致內容是:版主買了高股息獲利很多,也非常好心地宣揚給同事知道,也很多同事跟著買進,並聽說該公司,已經有同事因買某檔高股息,買到財務自由,就退休了!

閱讀更多

彭冠宇專欄 》黃仁勳重回30歲的選擇?征戰中驀然回首:最惦念是家中的菜香

tCol 2024-06-21

彭冠宇

彭冠宇專欄 》黃仁勳重回30歲的選擇?征戰中驀然回首:最惦念是家中的菜香

黃仁勳面對記者的提問:如果現在重回30歲,會做出什麼選擇?他直言「我不會創業,」幾乎是一個反射動作,但他創業了嗎?創了。當然他進一步解說,原因當然是這條艱辛的創業路是很椎心的(So tough),而且肯定會不斷地被推著不得不往前。在今年清華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我也有許多的年輕朋友們興起這樣的想法,那麼就讓我來簡單扼要說明這背後的思辨。

閱讀更多

熟齡後如何培養興趣?李偉文:唯有恢復簡單澄淨的心,才能重新感受到這個世界

tCol 2024-06-19

偉文隨筆

熟齡後如何培養興趣?李偉文:唯有恢復簡單澄淨的心,才能重新感受到這個世界

日本著名的企業顧問大前研一就主張,人從中壯年起就要每年培養一種新的興趣,他認為到退休之前至少要有二十種興趣,而且這些興趣最好各種類型都要有,動態的比如登山、打球、跑步,騎單車……等等,半動態的比如種田、園藝植栽、旅行,古蹟導覽……等等,靜態的比如畫畫、玩樂器、雕塑,捏陶土,寫書法……等等,全靜態的比如欣賞音樂、藝術、學語文……等等。之所以要刻意地接觸並培養不同類型的興趣,主要也是避免身體若有所變化,或者體力衰退時,仍然可以有適合的興趣可以投入。

閱讀更多

身體感覺不適卻找不出原因?精神科醫師:「藉著關注身體不適,逃避其它更深層的恐懼」

tCol 2024-06-19

陳嘉新

身體感覺不適卻找不出原因?精神科醫師:「藉著關注身體不適,逃避其它更深層的恐懼」

在開放性病房工作的時候,常會碰到住院患者是以原因不明的身體症狀來住院的。這些患者通常遍遊各科,到處拿到「你沒病」的診斷,最後便被轉來精神科。大多數此類患者可以在門診追蹤,但少數患者因為症狀嚴重,影響情緒睡眠,因而被建議住院,方便進一步評估跟調整藥物。

閱讀更多

姊余苑綺癌逝…余祥銓照大腸鏡揪「3顆腺瘤」!腸癌患者1成有家族史,「長出息肉很快就癌變」

tCol 2024-06-18

郭美懿

姊余苑綺癌逝…余祥銓照大腸鏡揪「3顆腺瘤」!腸癌患者1成有家族史,「長出息肉很快就癌變」

余天二女兒余苑綺抗癌8年,仍在前年因大腸癌病逝,享年39歲;沒想到弟弟余祥銓日前也在社群發文,表示做大腸鏡檢查發現冒出7顆息肉,其中3顆是可能會變成大腸癌的腺瘤,讓他直呼:「有讓我Shock到!」其實直腸癌患者中,大約1成有家族史,而有遺傳因子的,大約佔了2~5%左右,其中最常見的遺傳因子,就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醫師指出,這個疾病會讓人在腸道黏膜中長出數千個息肉,而息肉會很快有癌變,通常會在40歲以下就發生癌症。因此若家族中有人罹病,或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建議都要儘早開始進行定期的大腸直腸鏡篩檢。

閱讀更多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tCol 2024-06-14

郭美懿整理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近來確診人數暴增,疾管署示警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捲土重來!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高峰將落在8、9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觀察到,近期快篩陽性率變高,而且與前5波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10個人有7個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凶!」提醒民眾多留意。(原文刊載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4/6/14)

閱讀更多

家裡開銷全AA制,卻連吃辣的選擇都沒有!她49歲學開車、拋夫自駕遊:56歲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自由

tCol 2024-06-14

呂秋遠

家裡開銷全AA制,卻連吃辣的選擇都沒有!她49歲學開車、拋夫自駕遊:56歲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自由

蘇敏,在中國是個普通的女性,皮膚黝黑、甚至隱約有老人斑。她的長相一般,身高也就是150公分。她跟老公結婚34年,做了一輩子的家務,還在外面工作,退休以後,每個月只有不到一萬台幣的退休金。但是,她在56歲那一年,做了一件勇敢的事情,從鄭州的家裡駕車「逃走」,從鄭州、西安、成都、雲南到海南,一路南下。回來以後,對老公提出離婚的要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