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2
Taylor Larimore, Mel Lindauer, Michael LeBoeuf
我們假設,經過多年的工作與儲蓄,退休即將到來。無論是因為選擇還是時機,你將面臨失業的生活。現在,你必須制定一個支出計畫,讓你和你的配偶(如果有的話)只要還活著,就能持續生活下去。當你花掉你的備用金時,你可能會出錯的基本方式有兩種。
閱讀更多
2021-10-18
林依榕
藝人丫頭(詹子晴)目前擁有超過10個副業,且經營的有聲有色,讓原本出身低收入戶的她,短短5年內,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現在更擁有了自己的房子。最近她在YouTube個人頻道,分享簡單的存錢秘訣,她強調「真的不難,人人都做得到!」
閱讀更多
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以「優雅退休 聰明投資」為題,分享台灣民眾因平均壽命再創新高,要如何因應「活太老、退太早、錢太少」這種潛在的長壽風險。
閱讀更多
2021-10-04
林達.葛瑞騰,安德魯.史考特
面對長壽新人生,我們都是聚焦於科技和長壽人生將如何改變你的生命敘事─更長久的生活,更多階段的人生,並且接納工作、休閒、生活以及財務的變化。然而所有的敘事需要的不只是結構,還要一個統一的主題與目標。你的人生敘事背後的動機必須是「什麼是打造良好生活的條件?」。
閱讀更多
2021-09-30
林依榕整理
你準備什麼時候退休呢?根據調查,國人準備退休年齡越來越早,甚至聽到「退休」兩個字壓力極大,其中越年輕的人越想提早退休,但往往到了中年才發現,財務規劃準備不足,因而延後退休念頭。專家建議,年輕時就應該要及早做好理財規劃,理想年紀是30歲左右就要開始,最晚不要超過45歲,否則老大徒傷悲。
閱讀更多
2021-09-15
江季芸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閱讀更多
2021-09-08
呂秋遠
退休禮物孩子到外縣市就讀大學,他升上課長、應酬更多以後,兩人幾乎都沒話可說,而且因為他打鼾嚴重,兩人早就已經分房……
閱讀更多
2021-09-03
田臨斌(老黑)
四十歲左右興起離開職場念頭,不是因為工作不順,我的職場生涯和所有人一樣,有高潮有低谷,四十歲時碰巧是高潮,當時剛結束五年外派職務回台,晉升為分公司負責人。
閱讀更多
2021-09-02
好險網 / 李瑞瑾
勞保老年給付得算好請領年齡,提早領小心吃虧!一名男子本想盡早請領到勞保老年年金,但被勞保局提醒「提早領要減20%」,還推薦他一個操作方式,讓他之後每個月的年金可多領4,000元。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