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老黑看世界
Why do you go away? So that you can come back. Coming back to where you started is not the same as never leaving. (你為什麽要離開?因為這樣才能回來.離開後再回到原地的感受.和從未離開大不相同) –Terry Pratchett
閱讀更多
2021-12-30
NOW健康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說法,壓力可能是致命的,壓力與6大死亡原因有關,包括心臟病、癌症、肺部疾病、事故、肝硬化和自殺等;而且,根據Cleveland診所的說法,壓力會顯著降低免疫系統,並且容易受到感染。
閱讀更多
2021-12-17
李易紓
45歲王力宏和35歲老婆李靚蕾結婚8年,育有2女1子,週三(12/15) 王力宏透過臉書發文證實,他與太太決定分開生活、並已提出申請。時隔2天的週五(12/17)深夜11點多,一直未發言的李靚蕾,突然在IG上發了一則長文,內容提到如果知道自己婚後,配合著不停生小孩、養育小孩,最後卻面臨丈夫想要恢復單身的生活要離開,一開始自己就不會答應這樣做,因為她想要的是「組建一個和諧的家庭,讓我的孩子能在一個完整有愛的家庭長大。」而文章中段更提及自己被王力宏和家人不停羞辱與冷暴力,「房子在你名下、車子在你媽名下,婚前被逼簽不對等協議...」,甚至李靚蕾把王力宏還有砲友、召妓等細節都寫得一清二楚。李靚蕾5000字全文:
閱讀更多
2021-12-16
黃柏威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幾年前這句話大家朗朗上口。它出自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作品《先知》裡的《論孩子》,裡頭第一句話就與天下父母直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說的鏗鏘有力,聽的人都印象深刻吧!作家吳曉樂也以此為書名,寫下她家教生活的所見所聞,公共電視還拍成了影集,也引起大眾許多關注討論。
閱讀更多
2021-12-15
陳偉周
台大醫師陳玉祥提早退休,投入偏鄉醫療十二年,擴充醫院醫療量能升格教學醫院,自掏腰包兩百萬元支持偏鄉教育,獲得三十一屆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個人醫療奉獻獎殊榮。
閱讀更多
2021-12-14
John Lee
我們不是要看起來像個有錢人,而是要成為有錢人。本書作者John Lee長期活躍於華爾街中心,有「大韓民國最強基金經理人」之稱,以下介紹他認為韓國人之所以無法致富的最主要三大原因。雖然是在說韓國,但對照台灣的現象似乎也驚人相似。
閱讀更多
2021-11-24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日前去看了○○七最新一集《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以往詹姆斯龐德總能在最後大爆炸的千鈞一髮之際,成功逃脫出來,但這一次留下了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不知道他究竟有沒有逃出來?這一集據說是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次飾演詹姆斯龐德,所以這樣結束,也算是一種壯烈又壯麗的宣示。如果真的從此沒有龐德了,或許也是四五年級生向自己的青春正式告別。
閱讀更多
2021-11-18
江季芸
我還沒有生小孩前,偶然看到一位女明星在談話性節目裡忿恨不平的說,她同學在大學畢業後就買房子了,她很好奇問同學哪來的資金?原來她同學的媽媽把她從小到大的壓歲錢都存起來,大學畢業後就把這些錢拿來當作購屋頭期款,剩下的部分就讓同學用工作的薪水自己繳房貸。
閱讀更多
2021-11-05
璽恩
給予從來就不是只有金錢,我所擁有的東西,我的才能、我的時間、我的陪伴等等都可以成為一種給予,甚至超過金錢能給的。
閱讀更多
7/ 18
第 7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