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郭美懿
78歲的美國總統川普 健檢 近日曝光,包括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血糖等數值表現亮眼,更有醫師直呼川普的「三高數值」管理得比許多台灣人還要漂亮。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分析,川普服用2種藥物,是目前公認最有效降低壞膽固醇的組合,對此數值並不意外。但許多人認為壞膽固醇7成由身體製造,因此放棄管控飲食,卻是錯誤觀念;事實上靠著調整飲食、提高活動量等方法,仍有機會減藥或停藥,未必得吃藥一輩子。
閱讀更多
2025-04-11
郭美懿整理
86歲前副總統蕭萬長2011年發現罹患肺腺癌,抗癌至今14年,他日前出席活動神采奕奕,現場並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析,除了醫療處置得當,蕭萬長後續的自我照顧也非常重要,包括每天步行5~6千步、每周喝4次養生湯、玩數獨等。廖繼鼎說,從蕭萬長的例子可以看到,即使是肺癌第3期,也不代表無路可走,「找到合適的治療、好好配合,再加上長期穩定的生活調理,真的可以活得很好、很久。」
閱讀更多
2025-04-07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我跟你說,我真的好感恩,四年前我有來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我真的覺得自己非常、非常幸運!」一見面,蕭彤雯就難掩感激之情。當時,她正是在那次健康檢查中,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所幸發現得早,處於第零期,她立即接受左下肺楔狀切除手術,並在復健後恢復了健康。
閱讀更多
2025-03-13
蔡佳伶整理
50歲的程小姐一直以來都因健康的生活習慣而維持窈窕身形,自從進入更年期後,她發現自己平時容易感到疲倦,情緒也較為波動,睡眠品質向來不錯的她,偶爾也會因為不明原因失眠。最讓她驚訝的是,纖細的她體重逐漸上升,腹部脂肪更是悄悄堆積,身體不再是曾經熟悉的模樣。面對鏡中陌生的自己,她坦言,「明明生活作息都沒變,身體卻像被更年期挾持了,失去主導權。」
閱讀更多
2025-02-23
郭美懿
對時下年輕人來說,一輩子勤苦打拼、65歲才退休的生活模式已成過去式,越來越多人追求早早退休享受自由人生。在英國有位24歲亞裔女孩,就立志要在40歲退休,靠著各種省錢秘技:包括每天早餐只花約台幣20元、不外買咖啡、只穿二手衣等,以及投資股市、拓展副業等開源節流,目前已存下約台幣310萬元資產,期望比同齡者更早退休:「到了45歲,不用向老闆請假,只要想休息就能隨時休!」
閱讀更多
2025-02-23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身邊的人誰深藏不露?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辨識真的有錢人」的方法,聲明其實很多「特徵」不一定看起來昂貴,只是多數普通人不太會撥預算在上面,有錢人就是喜歡花錢在「不是刀口上」的地方。貼文曝光後網友大讚「難得有比較符合現實的描述」。
閱讀更多
2025-02-14
郭美懿
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驚傳因流感引發心肌梗塞,不幸病逝,享壽62歲。吳明峯是高雄市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在骨科醫界頗負盛名,任職民生市立醫院骨科主任時,曾1年看診量逾6萬人,創84秒看1個病人,因超收病患、門診常開到深夜,還遭監委提案糾正主管機關。吳明峯上週六(2/8)寒流夜卻突感身體不適住院,2/12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家屬忍痛決定拔管。同樣出身雄中的醫界好友不捨感慨,透露吳明峯救人無數,卻過勞把身體搞壞,「好人沒好命!」
閱讀更多
2025-02-12
NOW健康
婦科檢查是維護女性健康的重要方法,特別是針對子宮頸癌、卵巢癌等具有高度侵襲性的疾病,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温國璋醫師建議,婦科檢查包括傳統子宮頸抹片檢查、新柏氏抹片、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以及偵測腫瘤的婦科超音波檢查和CA-125腫瘤標記檢測,都是能夠揪出疾病的重要利器。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才能減少疾病對健康的威脅。
閱讀更多
2025-01-29
郭美懿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閱讀更多
2025-01-21
郭美懿整理
國人40歲以上脂肪肝發生率達40%,50後則上升至50%,不僅可能導致肝硬化,脂肪肝也會導致胰島素抗阻,形成代謝症候群,引發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甚至部分癌症的發生也與它有關。腸胃科醫師梁程超也曾罹患脂肪肝,他靠「半醣飲食+調整進食順序」,搭配超慢跑與7分鐘運動,成功在1年半內減重18公斤,身體年齡減輕11歲!他究竟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