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資源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北市65歲以上人口破57萬,6都「最老」!長照「喘息+短照」抒解照顧者壓力,最高補助12萬

tCol 2025-04-01

郭美懿整理

北市65歲以上人口破57萬,6都「最老」!長照「喘息+短照」抒解照顧者壓力,最高補助12萬

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六都中又以台北市「最老」,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57.6萬人、占比23.2%。台北市衛生局提醒,當照顧者需要休息或短暫喘息時,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申請「喘息服務」;而若聘僱外籍看護工休假,導致照顧需求無法銜接,也可申請「短照服務」,兩者合計最高給付12萬元,並有社區、居家、機構住宿等3種模式供選擇與搭配。

閱讀更多

「世上2種人不把錢當錢看!」時薪200打掃阿姨節儉致富擁4房:大嫂當初看不起我,現在還在為晚年發愁

tCol 2025-03-27

潔媽

「世上2種人不把錢當錢看!」時薪200打掃阿姨節儉致富擁4房:大嫂當初看不起我,現在還在為晚年發愁

先享受還是先吃苦?不同世代、不同環境下,做法跟答案截然不同。他人的價值觀與成功故事無法照搬,因為每個人的環境起點都不一樣。

閱讀更多

「妳不怕我死在家裡就去啊!」遇病父情勒而無助,當居服員才知:照護需要學習、休息才能撐下去

tCol 2025-03-27

雲柱

「妳不怕我死在家裡就去啊!」遇病父情勒而無助,當居服員才知:照護需要學習、休息才能撐下去

以前也曾是照顧者的我,有段時間真的好討厭好討厭承擔責任,就算只是去便利商店打工,我也不想做任何需要擔責任的職位,訂貨系統什麼的都不想學,旁人看來就是不思進取吧。那時我也覺得我好糟糕、很消極,怎麼那麼不求上進,只想安穩度日。每每看到發作後的父親,總覺得他變了一個人,好陌生,好無力,我難以獨自面對,但我家當時只有我一個人照顧他,無處可逃,也無處求援,我也太小,不懂得尋找幫助。直到從事居服員和探望獨居老人的工作,進入許多家庭,看到許多情況,了解內情,才自覺那時的我並非偷懶,而是心理方面真的無法再負擔更多的責任……

閱讀更多

恆春首位駐診眼科醫91歲逝!賣診所救偏鄉醫療,翻轉「瞎子村」命運…曾說退休沒期限,身體抱病還看診

tCol 2025-03-25

郭美懿整理

恆春首位駐診眼科醫91歲逝!賣診所救偏鄉醫療,翻轉「瞎子村」命運…曾說退休沒期限,身體抱病還看診

仁醫精神永存!91歲恆春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陳雲址醫師15日病逝,他在恆春半島開設第1個眼科門診,並自掏腰包捐贈百萬器材,每月深入山區義診,讓許多原住民長者重見光明,翻轉「瞎子村」的稱號。被同仁暱稱「老爹」的他,曾說「只要眼睛和雙手還能動,就要繼續服務病人」,春節年假前仍強撐病體看完1月份最後一個診,終身以行動實踐「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

閱讀更多

電影《婚姻故事》啟示: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tCol 2025-03-24

鄭立德(Leader)

電影《婚姻故事》啟示: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婚姻故事從紐約到洛杉磯: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閱讀更多

他因服從、執行力強,事業得到認可晉升!40歲後,總妥協退讓,焦慮、憂鬱、煩躁和屈辱逐漸增多

tCol 2025-03-11

周司麗

他因服從、執行力強,事業得到認可晉升!40歲後,總妥協退讓,焦慮、憂鬱、煩躁和屈辱逐漸增多

人們常說「人生如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戲劇。有的人的戲劇很精采,有的人的戲劇很枯燥,有的人的戲劇很悲涼……每個人的人生戲劇不同,在生活中經歷的事件和體驗就不同。關於人生戲劇存在一個問題:人究竟是在生命結束時,才完成劇本的書寫;還是劇本早已寫好,生命如何結束,只是劇本的一部分?

閱讀更多

80歲夫妻顧103歲媽,「在家住院」行不行?每天訪視、24小時專線待命…新店耕莘把醫院搬到病人家

tCol 2025-03-10

郭美懿

80歲夫妻顧103歲媽,「在家住院」行不行?每天訪視、24小時專線待命…新店耕莘把醫院搬到病人家

至2025年1月底,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50萬8419人,占全體人口19.27%,距邁入超高齡社會僅一步之遙。為滿足高齡醫療需求,並紓解醫療量能緊縮問題,衛福部健保署2024年7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Hospital at Home,簡稱HaH)」計畫,針對3大適應症提供在家住院服務。高齡患者可在熟悉的居家環境接受治療,又能免去照顧者奔波醫院之苦,以新店耕莘醫院為例,病患留置急診的時間更從3~4天,大幅縮減至6個小時內就能出院。

閱讀更多

單親媽媽:最理想的情況是伴侶和我一起生養孩子,但如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我會選擇孩子

tCol 2025-03-07

Cindy

單親媽媽:最理想的情況是伴侶和我一起生養孩子,但如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我會選擇孩子

在選擇志願單親這條路後,常常有人認真地要我同意「一個孩子還是要有爸爸和媽媽才會完整」的觀念。

閱讀更多

「狐狸精侵門踏戶、誰偷我的錢!」失智家人疑心重,心力交瘁…專家1招改善妄想,減少家庭衝突

tCol 2025-03-04

優照護

「狐狸精侵門踏戶、誰偷我的錢!」失智家人疑心重,心力交瘁…專家1招改善妄想,減少家庭衝突

「你這個狐狸精,給我滾遠一點!」印尼籍的女看護就這樣默默的離開了,這是吳媽媽趕跑的第二個看護了――3天都沒做滿。

閱讀更多

手足都住外縣市,看護休假誰來顧爸媽?她用手機找幫手,專業陪伴「感受愛與關懷」

tCol 2025-03-03

優照護

手足都住外縣市,看護休假誰來顧爸媽?她用手機找幫手,專業陪伴「感受愛與關懷」

「梁媽媽今天狀況很好,剛剛還有跟著收音機做一些體操呢!」照服員說道。

閱讀更多

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