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代表血液裡面積存的膽紅素太多了!導致皮膚、眼白、黏膜處都被染成黃色的。我們的血球有固定的生命週期,期限到了之後,紅血球會被破壞,因此產生了「未結合型膽紅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或稱「間接型膽紅素(Indirect Bilirubin)」。
這些膽紅素會隨著血流進到肝臟,由肝臟代謝、改變形式變得更溶於水後,我們稱為「結合型膽紅素(Conjugated bilirubin)」,或稱「直接型膽紅素(Direct Bilirubin)」,再隨膽汁加進消化道或再經血流往腎臟,讓膽紅素由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
從以上膽紅素的代謝過程來看,大家就能明白,患者要出現黃疸,可能是起因於幾個狀況:
1. 紅血球破壞太多,導致一堆膽紅素生成,例如有溶血性疾病,或是受傷後有一大包的血腫。
2.肝臟功能失靈,難以代謝膽紅素,例如罹患病毒性肝炎,藥物影響肝功能,或長期酒精過量導致肝硬化而引發的。
3.肝臟排除膽汁至腸胃道的路徑受到阻塞,於是膽汁流不到小腸,也會無法排除膽紅素。最常見的就是膽結石,而膽管癌、胰臟癌、胰臟炎也都可能有機會引發黃疸。
看到這裡大家就能發現,造成黃疸的原因有非常非常多種。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看到黃疸,不是要去治療黃疸讓皮膚不黃,而是要去確認「造成黃疸的原因」,看看究竟是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還是感染引發了黃疸,並治療造成黃疸的這個原因。
黃疸的患者可能沒有症狀,而是在健康檢查的時候,意外發現血中的膽紅素數值超過標準。
而皮膚顏色變黃、尿液顏色如濃茶或可樂、大便變成灰白色、皮膚變癢這幾樣是比較典型的黃疸症狀。
成人的黃疸通常是血中膽紅素濃度超過2.5-3 mg/dL時會被注意到。
另外,醫師檢查患者時,會去注意患者除了黃疸之外,是否伴隨著發燒、畏寒、腹痛、類感冒、體重下降等其他症狀,這對於鑑別診斷患者的黃疸原因很重要!
當臨床懷疑患者黃疸的時候,我們會先做幾樣檢查,抽血檢查總膽紅素與直接型膽紅素的數值,並檢查尿液裡面是否有排除膽紅素。
如果所有檢查都正常,那患者就可能是屬於蔬菜攝取太多,有比較高的胡蘿蔔素,而導致皮膚黃黃的。這種患者的眼白不會變黃,抽血驗尿的結果也是正常的。
假如驗尿結果正常,總膽紅素數值上升,但直接型膽紅素正常,那就代表多出來的膽紅素是間接型膽紅素為主,因此可能是「溶血」造成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吉伯特氏症(Gilbert syndrome)」。
吉伯特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起源於一個肝臟內轉移膽紅素的酵素含量少、功能弱,較難清除未結合的膽紅素。
但這是一個良性的疾病,患者不需要去做肝臟穿刺,沒有其他肝臟功能的異常,也不一定會一直都膽紅素過高,而是在經歷壓力、節食、或正好有生病時才會出現黃疸的問題。基本上不需要做其他處理。
溶血疾病造成的黃疸與紅血球的存活時間是有關的,假如紅血球有型態異常、酵素異常、血紅素結構異常等各種狀況,就會容易出現紅血球被破壞的溶血疾病,像是瘧疾、鐮刀型紅血球病、地中海型貧血、蠶豆症、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等問題都有機會引發黃疸。
如果抽血發現直接型膽紅素和總膽紅素都是升高的,接下來我們就要看看肝功能如何,並做影像檢查看看膽道是否有阻塞的狀況,常見的原因如下:
病毒性肝炎:
引起肝炎的原因有上百種,但最常見的就是病毒性肝炎,也就是大家聽過的A型肝炎、B型肝炎、或C型肝炎這些的。
A型肝炎患者比較容易在急性感染期表現黃疸,也就是肝臟因為病毒感染發炎之後,肝功能受到影響,無法好好地代謝膽紅素,患者就產生了皮膚顏色變黃、眼白變黃的症狀。
但B肝、C肝患者表現黃疸時通常不是首度感染的時候,而是已經必成慢性肝炎且引發肝硬化的時候!
藥物性肝炎:
有幾種藥物會造成膽汁淤積的黃疸,像是抗生素盤尼西林、類固醇、止痛藥、與口服避孕藥。有的女性吃了幾個月的口服避孕藥後,就產生膽汁滯留淤積的問題而引發黃疸。
酒精性肝病:
酒精會影響膽汁的吸收和分泌,而喝酒過量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炎也會讓肝功能受損,造成黃疸。
自體免疫疾病:
容易引發黃疸的兩個自體免疫疾病是「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前者容易發生於中年女性,後者則男性患者比較多,還可能導致後續的膽管癌。
膽結石是很常見的疾病,如果膽結石卡住了膽汁流往腸胃道的路徑的話,可能會造成膽囊炎,甚至卡住總膽管的話還會有膽管炎!患者開始發燒、腹痛、黃疸。
然而雖然膽道阻塞比較常見是由膽結石引起的,但膽囊癌、膽管癌等膽道癌症也是可能引發膽道阻塞而造成黃疸的。
還有一些造成膽道阻塞的原因是外在的壓迫,像是胰臟炎後讓組織發炎水腫,或胰臟癌的腫瘤壓迫或侵犯至膽道,也都會引發黃疸。
找到黃疸的原因之後,要針對原因對症下藥。如果是膽結石,就需要開刀處理。若是懷疑為膽管癌、膽囊癌、胰臟癌等癌症問題,需要更完整的評估後決定後續治療方式。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