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歲月篩選,我發現自己更願意花時間和以下幾種人相處,他們能讓我的人生下半場更豐盈、更舒心。
一、喜歡學習成長的人
人到中年,有些人選擇停下腳步,固守舊有的思維與生活方式,也有人不斷拓展邊界,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喜歡學習的人,會讓你感覺生活隨時有新鮮空氣流入。他們不會被年齡框住,而是願意接觸新的觀念、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這種能量會悄悄感染你,讓你不自覺地跟著成長。
我有位朋友Lily,60多歲時報名去上歌唱課,接著又學了日語,甚至開始研究攝影。她說,「不是要變成專家,而是想讓自己的世界更寬一點。」我們的聚會,總能聽到她分享課堂趣事或旅行見聞,每次回家都覺得自己的心也被打開了。
二、有趣的人
我所謂的有趣並不是指會講笑話,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這種人不必多話,也能在日常瑣事中找到趣味,讓身邊的人覺得輕鬆。有趣的朋友,是生活裡的調味料。他們讓你在煩悶的日子裡,找到一絲亮光。即使是一場平凡的午餐,因為他們的觀點和幽默感,變得像一場小小的冒險。
我有位多年好友Ben,他的幽默不是浮於表面的熱鬧,而是一種智慧的輕描淡寫。有一次我們被困在機場等了4個小時,他卻用觀察旅客的舉動編了一場即興「人物故事微電影」,讓原本焦躁的等待變成充滿笑聲的下午。這就是有趣的魅力,在不理想的情況下,依然創造好心情。
三、虛懷若谷的人
年紀漸長,最令人舒服的朋友,是那些懂得傾聽、尊重他人觀點的人。他們不急著表達自己,而是願意先聽你說,並在交流中給出真誠的回饋。
虛懷若谷的人,他知識淵博但不張揚,不急於表達意見,他懂得不以自我為中心。他們讓你覺得被理解,而不是被審判。這種相處氛圍,會讓人放下戒備,更願意敞開心扉。我很尊敬的一位大學老師曾昭旭教授就是這樣有智慧的人。
四、大方的人
大方,不只是金錢上的慷慨,更是一種心態的寬裕。他們不斤斤計較、不計較誰多付出一點,願意在情感、資源、時間上分享給朋友。和大方的人相處,心會鬆弛,因為不用時刻算計。更重要的是,大方的人往往活得更快樂,因為他們懂得「給予」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我有一群同學,平時不論時間多緊,只要知道有人需要幫忙,一定會伸出手。曾經某位同學生病癌症期間,他們二話不說輪流請假去照顧幫忙。這種不求回報的付出,會讓你在友情中感受到真正的溫暖。
人生下半場,朋友不在多,而在精。喜歡學習的人,讓我們保持成長;有趣的人,讓生活不至於乏味;虛懷若谷的人,讓相處更自在;大方的人,讓情感有溫度。
這些朋友不一定每天見面,但彼此心中都有一個穩固的位置,當我們選擇與這樣的人同行,人生的風景會更開闊,也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