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民國111年起遺產稅免稅額由原來的1200萬元,調高為1333萬元,對於一般市井小民家庭來說,在此金額範圍內的不動產、現金等,子女繼承遺產可免稅。不過,若生前贈與,超出當年贈與稅免稅額,專家建議要申報,以免未來遭連補帶罰。
閱讀更多
2022年06月09日
好險網/王永才
編按:許多夫妻婚後會將收入集中管理,但萬一負責管錢的一方遭遇不幸,恐怕會衍生財產分配問題!安侯建業(KMPG)家族稅務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銘鴻日前分享案例,表示一名丈夫因為愛老婆,而將財產都擺在太太名下,未料妻子因病驟逝,辛苦賺來的錢全變成太太遺產,只能跟岳父、岳母均分。 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這位先生對賺錢很有一套,因為知道太太娘家財務上並不優渥,為了讓她過安定生活,所以將歷年賺來的錢都轉移到妻子名下。兩人婚姻生活甜蜜,但多年來膝下無子,沒想到太太卻突然身患重病,短短3個月就離世。 由於夫妻倆沒有子女,太太名下資產雖是丈夫多年辛苦打拼而來,依法規卻只能拿到兩人財產的一半,另一半資產變成由岳父岳母繼承,形成爭議。後來經雙方協調,丈夫提出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得以取回夫妻財產差額的一半,再與岳父母共同分配剩餘的遺產。 這個案例彰顯夫妻間應該提早做財務規劃或設置遺囑信託,千萬別因年紀輕而搪塞推遲,造成憾事重演。但究竟什麼是「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如果大多數的財產都在亡者名下,未亡人拿得到財產嗎?還可以怎麼節省遺產稅? (原文刊登於2019/2/18,更新時間為2022/6/9)
閱讀更多
2022年06月01日
吳欣龍
現在稅捐稽徵機關都是用電腦查緝逃漏稅捐,不是用人工監看側查,都是由自動程式在跑,只要符合條件會跳出異常立即列單出來,再交由專門的稅務人員來處理。在AI電腦化的今天,雖然非十全十美,但是還滿管用的,若是應稅所得而圖謀避稅,都不是聰明的作法,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現在稅捐稽徵機關稅務人員們的查稅方法和手段。依據執業多年和報導整理出現行稅捐稽徵機關必定進行稅務調查的重點條件如下: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31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買保險為心愛的人留下經濟保障,作為愛的傳遞,這是許多人購買保險的動機。而當這一天來臨時,繼承遺產的人,在處理保單所產生的遺產稅時,如何處理到最完善,有許多事項需要注意。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27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希望,如果有一天我先離開了,我留下來的錢,可以好好用在我的孩子身上!」螢幕前的林小姐,很堅定的告訴我她的需求。 因應疫情要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實體接觸,因此,本所這兩年來都有用視訊的方式協助客戶做線上的法律諮詢。 林小姐是位事業有成的女士,在疫情前,她也常常兩岸三地當空中飛人飛來飛去。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25日
傅恪恩
疼愛自己的外公去世讓小阮很傷心,但更傷心的是,媽媽養女身分,所遭受的家裡不公平對待。
閱讀更多
2022年05月18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編按:作者吳家揚去年遭逢喪親之痛,在處理親人後事的過程中,發現除了精神上的哀悼,還有現實面的喪葬、除戶、遺產申報、繼承等繁雜事宜需要處理。作者以親身經歷分享經驗、為讀者解惑,讓大家在傷痛中少點慌亂與不安。
閱讀更多
2022年04月13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辛苦工作一輩子的勞工,可以平平安安活到退休,用勞保老年給付享清福,這是再好不過了,而當生命告終,符合請領條件的勞工家屬仍可領取遺屬年金,這些該有的給付常被忽略,特別呼籲辦理喪禮之後,千萬不要忘記申請。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9日
鄭策允律師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世事無常,只有死亡跟繳稅例外。」 高資產人士該如何看待資產傳承呢? 首先可以思考是,在「稅務面」,如何合規的降低或延緩稅負成本? 除此之外,亦應思考在「非稅務面」上,如何預防家族紛爭?如何確保財富傳承之後,仍然能夠保全資產?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5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您是否曾想過:「或許有一天,我必須一個人老去......」 如果有,當您思考這個問題時,心中的感受是什麼呢? 是擔心、害怕? 還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可以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多采多姿,逍遙自在!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24日
王啓圳, 陳尚宏
一位與世無爭的上班族,有一兄一姊一妹。幾年前因為母親身故而繼承 A 地。這一塊畸零地,1/4 的權利。但是「公同共有」,因為其兄嫂認為遺產分配不均,所以設立條件。倘日後遺產依她的認知分配公平了,這地再改為「分別共有」。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18日
陳冠融
明賢母親早逝,由父親獨自養育姊弟 2 人直到成年,在姊姊結婚時,父親還給了姊姊一筆財產作為嫁妝。日前,明賢的父親逝世,才發現其生前已立有遺囑,內容寫明將其遺產全部由明賢繼承,至於姊姊因已得到一筆嫁妝,所以不得再繼承其遺產。可是明賢的姊姊認為,嫁妝是一般社會風俗慣例,而且是父親生前的贈與,與遺產繼承不同,因此堅持依法繼承其父的遺產,姊姊的請求合法嗎?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15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編按:太平洋電信電纜公司前董事長孫道存因涉掏空太電遭判賠投資人74.5億元,去年11月孫道存病逝,依法債務會落在財產繼承人身上。不過孫與第二任妻子何念慈所生的孫瑩瑩、孫芸芸、兒子孫智宏等3子女日前聲請拋棄繼承,但小孫32歲的現任妻子吳逸萍、以及和女星顏寧所生3子女仍未表態。 孫道存因掏空太電200億元、侵占基金會公款等案,遭法院判刑並裁定應執行4年3月徒刑;一審更判決孫道存等人及太電須連帶賠償投資人74.5億元。不過去年10月孫因攝護腺癌惡化保外就醫,同年11月17日即病逝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孫道存情史豐富,先後有3任妻子,更與影星孫寧、張瓊姿之姐張瓊玲、趙曉苓等傳出緋聞。其中第2任妻子何念慈為他生下名媛姊妹孫芸芸、孫瑩瑩、長子孫智宏;與孫寧則育有1女2子;2009年再與小32歲的吳逸萍結婚。 孫道存死後留下鉅額債務,但因生前已申請破產,且孫芸芸、孫瑩瑩、孫智宏均已聲請拋棄繼承,台北地院1月27日對孫瑩瑩、孫芸芸、孫智宏拋棄繼承事件准予備查,並在2月8日完成公告程序。 至於尚未聲請拋棄繼承的吳逸萍與其他3名子女,因民法採「全面限定繼承」原則,未來4人所繼承的債務,也僅需在繼承金額範圍內償還。 如果被繼承人生前留有債務,在繼承時究竟應留意哪些事情呢? (原文刊登於2021/12/3,更新時間為2022/3/15)
閱讀更多
2022年03月14日
鄭策允律師
一位民眾詢問:律師您好,我的父親在111年過世了,留下年邁70歲的母親與我。 父母白手起家,父親留下現金及上市櫃股票投資合計約400萬、一間市價約3,000萬的房屋(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合計約2,100萬) 房屋是父母結婚時購入,貸款已還清,母親名下資產約有現金及上市櫃股票共計1,500萬。 請問律師我需要繳遺產稅嗎?有沒有節省遺產稅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2年02月22日
洪連盛 會計師
蔡董想在自己百年後,將一生攢下的10億資產全數傳承給小兒子,因此興起了寫遺囑的念頭。 但洪會計師告訴蔡董:即使蔡董寫了遺囑,未來蔡董百年的時候,太太可先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剩餘的財產部分,太太及大兒子仍可再主張合計1/3的特留分。 因此透過遺囑,蔡董的小兒子大概僅可繼承約3億多的遺產。此時,蔡董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2年02月18日
趙坤麟, 趙育頡
日前有一讀者來訪,向我哭訴其父親已往生逾2年多,迄今仍無法辦理遺產相關事宜。乍聽來訪者所述情節看似單純,一般遺產繼承拖久不能辦好,不外乎有人貪婪、有人鄉愿、有人無知或利害關係人平時早已結下心結等。後來我就從專業角度抽絲剝繭,希望能查明該遺產繼承問題究竟卡在哪個關鍵環節。
閱讀更多
2022年01月25日
趙坤麟, 趙育頡
在國稅局值班當志工時,有一次一位納稅義務人前來詢問遺產繼承相關事宜,她氣憤地說,她的父親已過世幾個月,因為身負繼承義務、人在美國的大哥置之不理,故意擺爛,導致手足雖已申報遺產稅,仍欠稅待繳,後續還有一籮筐棘手的繼承問題,真令人愁眉厭煩、不知所措。
閱讀更多
2022年01月21日
好險網/李瑞瑾
父母將財產移轉子女要注意!大家都知道每年有贈與免稅額度,今(2022)年贈與免稅額調高至244萬元,但卻很多人不清楚該如何計算。
閱讀更多
2022年01月07日
趙坤麟, 趙育頡
人生最後階段能為自己做的事,無非就是寫遺囑。以前的人都很避諱談到立遺囑這類話題,尤其排斥在生前寫遺囑,好像一旦寫了就如自己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似的。如今民智已開,加上不動產價值走高,許多人看到報章雜誌報導,繼承人為了爭奪遺產彼此算計,或是反目成仇釀殺機等駭人聽聞的事件,近年來「生前寫遺囑」已逐漸且受到愈來愈多人重視。
閱讀更多
2021年12月27日
郭美懿
大疫之年,讓人們對無常有更深體會,面對生死,除了心理調適,更需要事前規劃,尤其是遺囑與遺產繼承,若能事先安排,就能照顧到真正想照顧的人,也能避免後代子孫為此鬧得不愉快。
閱讀更多
2021年12月22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在打第一劑AZ疫苗之前,有點擔心萬一副作用太大,造成猝死,屆時該怎麼辦?所以就決定和太太都先預立遺囑,免得真的發生不幸,沒能交代一聲,對在世的家人會造成困擾。
閱讀更多
2021年12月15日
傅恪恩
真的需要替孩子節稅布局,早早轉移名下財產嗎? 請容我開門見山地說:除非資產有5000萬元起跳的實力,否則對一般小康退休家庭來說,真的不太需要為了節稅,急呼呼地把資產提前移轉給兒女...
閱讀更多
2021年11月29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Q:我是蔡先生,2018年和兄弟分家,賣掉了台北市精華地段屋齡數十年的老宅,進帳上億元,在繳完相關稅金和兄弟分完後,手邊還留有數千萬現金。 我想把售屋所得現金,分一部分大約2400萬元給我的兒子阿哥,請問要如何移轉才能最省稅呢?
閱讀更多
2021年10月27日
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
親戚豪氣喊話要給房,沒想到卻讓人感到困擾,甚至擔憂兄妹感情因此生變。
閱讀更多
2021年09月13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遺產及贈與稅法第8條第1項規定:「遺產稅未繳清前,不得分割遺產(分別共有)、交付遺贈或辦理移轉登記。」,繼承開始之後,我們必須要先申報遺產稅,並且繳完遺產稅取得遺產稅繳清證明書(或免稅證明書)之後,才能夠分配遺產!
閱讀更多
2021年09月11日
好房網News / 蔡佩蓉
近年常出現的房地合一稅陷阱,就屬「繼承馬上賣屋」,資深代書分享,有對姊弟父母相繼往生,沒想到才繼承老公寓,兩人就決定賣掉換電梯大樓,得繳143萬元的房地合一稅,但如今卻有了解套方法,且還能讓姐弟倆省下一筆。
閱讀更多
2021年09月08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時常遇到客戶詢問: 「我需要訂定遺囑嗎?」、「財產的傳承,有需要規劃嗎?」「依照法律規定分配不就好了嗎?」、「遺囑,我可以自己寫一寫就好了吧!有需要找律師協助嗎?」
閱讀更多
2021年09月03日
呂秋遠
老人的玩笑: 「你們都要我寫遺囑,到底要我寫幾份?」大兒子對他說:「這次來,就是希望爸爸可以公平地把遺產做好分配,您只要再寫一份,我們就不會來煩你了。」
閱讀更多
2021年08月30日
翁申霖
南部一名大地主擁有總價約4000萬的不動產,想把財產全部都給長子的他,因病重緣故無法自行立下遺囑,因此找來律師代筆,在全程錄影下,由律師宣讀代筆遺囑,該地主「點頭」同意後完成。 不過,對於遺產全給哥哥這樣的決定,二兒子感到不服,在父親過世後向法院訴請遺囑無效,台南地院判次子勝訴,應由繼承人共同擁有遺產。
閱讀更多
2021年08月25日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
繼承的法律關係一定要搞清楚,否則遠房親戚也能繼承財產。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14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近期有客戶王小姐諮詢時,問到:「部分新聞報導,寒舍集團董事蔡伯府的遺產新聞時,曾提到:『依民法第1148-1條規定,蔡生前2年若將財產贈與其他繼承人,都會被視為遺產計算,屆時黃女(配偶,法定繼承人)也均可獲得分配。』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13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這位男士講話有點急躁,我不確定是他天生的個性,還是因為他今天想諮詢的問題,造成他心煩氣躁!? 「王先生您好,請問您今天想討論什麼問題呢?」我先打開這個話題。 「吳律師,我想問:『法律上是否有【照顧父母的人,遺產就可以分比較多】的規定?』」王先生也單刀直入的提問了。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12日
郭美懿
律師劉韋德在2019年推出「777遺囑產生器」,提供民眾免費下載使用,被稱作佛心App而聲名大噪。他形容,生命就像一場旅行,終有結束的一天,立遺囑不僅涉及後事安排、財產分配,更是留給生者的一封情書,一份最後的溫柔與體貼。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09日
胡碩勻
鄭員外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人,他名下財產有存款1000萬,不動產5000萬,他在遺囑上特別交代老婆及2位小孩要把一部分遺產捐給慈善機構。 於是繼承人們協議,依照鄭員外的遺願,把其中一筆市價1500萬的不動產,捐給生前成立的財團法人鄭氏紀念基金會,作為建設育幼園使用,另外捐贈現金1000萬給基金會,作為育幼園營運基金,所以共捐贈了2500萬。
閱讀更多
2021年07月01日
胡碩勻
所謂繼承,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錢,但很多時候,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可能不是錢,而是債。正如俗話所說:「父債子還」!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22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各位好,之前我曾經和大家分享過,在處理遺產分配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處理好「遺產稅」!
閱讀更多
2021年06月16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除了打遺產官司,我也有不少客戶是希望避免將來子女爭產的糾紛,因此先來找我規劃財產傳承的!
閱讀更多
2021年05月21日
好險網 / 紀佳妘
保險除了能提供保障之外,也有轉移資產、節稅的功能,不過近年來仍有許多保單的身故理賠金,導致國稅局依「實質課稅」原則,追討遺產稅或贈與稅,踩了地雷而不自知,快來一次搞懂保險稅務,常見9種投保特徵,還是可能會被補稅裁罰。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29日
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
現今房價高漲,年輕人很難自力買下一間新屋,買房往往要靠父母或長輩資助,常見的方式有四種:(1)父母直接贈與不動產給子女、(2)父母贈與現金給子女購買不動產、(3)父母出售不動產給子女、(4)父母替子女購買不動產。其各有利弊,應視個案評估。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節稅規劃不應短視近利,因小失大。
閱讀更多
2021年04月08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不懂,我只是把錢領出來付父親的喪葬費用!為什麼我會被弟弟告呢?」劉小姐不斷地說道! 數月前,劉小姐就曾來做過法律諮詢,詢問:「癌末的父親,未來遺產要如何處理,以避免糾紛?」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22日
胡瑞志Jay Fu
女人你做信託,你就應該把所有的東西給孩子,丈夫什麼都不能動,由信託人監管,孩子到了21 歲之後才能領回。千萬不要發生「人在天堂,錢在銀行(被凍結了),孩子在公堂(爭產),老公睡別人的床。」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19日
翁申霖
人生盡頭將至,最放心不下還是「房屋產權」。癌末的老媽媽,擔心獨子的繼承權被出嫁的姊姊侵害,在病危通知,插管急救後,挽回一命,出院後第一件事情將房屋過戶給獨子,過戶完成,遺願終了,人也走了。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05日
林依榕
當父母親其中1人逝世,社會老是上演著許多家族爭奪遺產大戰,但有4位子女感念母親一輩子為家庭奉獻犧牲,決定把爸爸留下來的現金、房產全數給予母親,這種孝順爆棚的心或許很感人,但是地政士看了卻直呼「千萬母湯」,因為不但無法盡孝,還會導致整個家族3代以上的混亂。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05日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遺產擺在面前,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到底價值多少? 這是可以放在天秤的兩端比較的嗎? 我不知道,您覺得呢? 從母親過世後,住在美國的王小姐就不斷的透過簡訊、Email...等方式和兩位哥哥溝通:「母親的遺產,要如何分配?」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1年03月03日
林依榕整理
婆媳關係在亞洲社會一直是一道世上難解的題,兩個女人的戰爭常會擴及到兩個家庭,甚至下一代。一名網友分享自身經驗,表示離婚前因為不堪長期受到婆家霸凌,憤而帶兒子離開家,多年來無人聞問,卻在20年後收到一封「拋棄繼承信」,讓她氣到流淚直呼「第一次看到信件內容手不自主的發抖。」
閱讀更多